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兴相关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黄兴相关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兴,1874年出生在长沙教区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秀才,家庭条件较为优越,所以黄兴很小就开始接受教育。成年后,他被保送到武昌的两湖书院读书,在这里接受了3年教育,并初步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随后,他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中,作为官派留学生去日本宏文学院读书。在这个开放的异乡他土,黄兴接触到了更多的革命书籍,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革命者。黄兴很清楚未来的中国,要想革命,必须学会军事。所以,他在上课之余,还请日本教官教他骑马,打枪等技能,为日后领导武装起义打下了扎实基础。
黄兴回国后,先是和宋教仁、章士钊、陈天华等人组建了华兴会,组织武装反抗满清活动。之后,同盟会成立,黄兴全力支持孙中山出任总理,两人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合作。黄兴一次又一次组织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黄兴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终于,武昌起义成功,满清***倒台,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彻底结束,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现在,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从这以后,黄兴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孙中山让出大总统位置后,袁世凯邀请孙中山和黄兴到北京共商国事,并给孙黄两人极高的荣誉。袁世凯委任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委任黄兴为川汉铁路督办。当时,黄兴对袁世凯极为看好,称袁公确是英雄,民国第一流的人物。
1913年3月,黄兴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最好的朋友、湖南老乡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幕后凶手直指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孙中山主张起兵讨伐老袁,黄兴却表示反对。
黄兴一向很挺孙中山,这次为什么反对呢?
黄兴认为,南方各省并不统一,军力也远不如北洋军,讨伐袁世凯实力不足,应该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宋案。
应该说,黄兴的主张在当时来看是合理的。但孙中山执意起兵,遂有“二次革命”。黄兴虽有不同意见,但最终还是服从大局,出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果然不出黄兴所料,讨袁军战斗力弱,又缺乏配合,最终在袁记北洋军的打击下,二次革命失败,黄兴再次流亡日本。
每每谈到黄兴,多少总会为他感到惋惜。
近代史上的黄兴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和孙先生并称“孙黄”,可是,后来他却被不断地边缘化,被人为刻意地淡化,确实很是让人唏嘘。
纵观黄兴一生,不论于公于私,在我看来,他的所作所为也要比孙先生更让人喜欢和尊敬。
他曾是一个晚清秀才,或许也曾如李鸿章一般,愿为破败不堪的清王朝当一“裱糊匠”,可是,当他接触到了越来越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知识后,看到了越来越多曾经引为至理可实际上却不过是痢疾之症的东西后,他走上了另一条路。
许多人说,清***培养了一批留学生,这批留学生后来成了清朝的掘墓人,这一番话确有几分道理。
黄兴在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没多久,他便和宋教仁、陈天华、章士钊、刘揆一、张继诸人一起成立了一个革命组织——华兴会。
此后,他便领导着华兴会秘密组织革命活动,后因策划长沙起义不成而被迫逃亡去了日本。
1905年,黄兴和孙中山等人在日本联合起来,成立了同盟会。
对于近代革命党人,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谁?是有国父之称的孙中山,还是一心推动民主***,最终被暗杀的宋教仁?没错,这些人无论是名声、贡献还是成就,都颇为不小。
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在当时地位和功劳不但不弱于他们,甚至犹有过之的革命党领导人,却被有意无意的淡化,甚至到如今,许多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名字,他就是黄兴。
黄兴
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之后,由于策划起义的领导人或死或伤或逃跑,当时,湖北军***群龙无首,革命党急需一个领导人统一指挥。
而此时,除了远在美国的孙中山,同样在革命党人拥有崇高威望的黄兴则位于香港,因此,当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湖北军***和宋教仁等人,急催黄兴从香港回到内地主持大局。
武昌起义虽然取得了成功,但革命党人面临的局面却十分不容乐观,清廷为了剿灭革命,启用了中国最具实力的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袁世凯则派遣了当时中国装备最先进、战斗力最强劲的北洋军,北洋军在北洋之狗冯国璋率领南下镇压革命。到达武汉的北洋军不负中国最强军队之名,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刘家庙、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等地。
黄兴,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先驱,与孙中山齐名,人称“孙黄”。1901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因湖广总督张之洞真心办洋务,培养人才,选派到日本留学,由此黄兴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知识、民主思想,慢慢有了强烈的反清革命的意识。
1903年,黄兴与宋教仁、章士钊等人一起,在长沙创办华兴会,任会长。1905年,经杨度介绍,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提议公推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从此紧随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冲锋在前、甘洒热血。孙中山与黄兴一个在外筹款,一个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团结中国千万革命志士,誓把革命进行到底。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赶赴前线,督师汉口,血守汉阳,与清军浴血奋战24天,吸引了清军在南方的主力,为南方各地赢得了宝贵时间,宋教仁带领江浙联军夺取了南京,随即南方各镇纷纷独立,腐朽的清王朝终于开始走向灭亡,黄兴居功厥伟。
1912年11月,中国民国临时***成立,孙中山为大总统,临时***不设总理,黄兴以陆军总长身份主持***日常工作,是实际上的***首脑。历史学家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这样写道:“战乱中成立的中华民国,则稍事变通,以陆军总长为首席部长,众望所归,这一首要位置落在黄兴肩上。”
1912年4月1日,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迁都北京,此间黄兴则以南京留守身份主持南京***的善后工作。当时南京留守管辖有几十万军队,如果黄兴有意可趁机而起,上可与袁世凯争夺江山,下也可割据一方,做个实权在握的一方诸侯。但黄兴马上裁撤了30余万军队,南京留守府也被袁世凯撤销。
1913年,宋教仁在沪上遇刺身亡,***发起二次革命,与袁世凯兵戎相见失败,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1914年,孙中山将***改组为中华革命党,黄兴意见不合,拒绝加入,并出走美国,从此淡出了***权力中心。其间有人劝黄兴脱离孙中山,另立新党,被黄兴严厉拒绝:党只有***,领袖只有孙中山。
后不久与孙中山达成和解并有共商国是电文书信往来,由于长期奔劳推翻封建帝制革命,积劳成疾。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孙中山与黄兴得以回国,黄兴于7月回到上海,正准备报效国家时,胃血管破裂,吐血不止,于1916年10月31日病逝于上海,年仅42岁。可谓“革命尚未成功,英雄已经拼死。”1917年4月为黄兴举行国葬,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葬于长沙岳麓山。
黄兴是近代中国有名的民主革命先驱,与孙中山齐名,人称“孙黄”。辛亥革命后,当时直隶(今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奉天(今辽宁)等17省代表在上海投票选举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以16票当选第一任临时大总统,黄兴也得1票。
黄兴故居
中国民国临时***成立后,定都南京。大总统为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下辖陆军部、海军部、外交部、内务部、财政部、司法部、教育部、实业部、交通部和法制局。临时***不设总理,黄兴以陆军总长身份主持***日常工作,是实际上的***首脑。历史学家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这样写道:“战乱中成立的中华民国,则稍事变通,以陆军总长为首席部长,众望所归,这一首要位置落在黄兴肩上。”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京***迁往北京,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此期间,黄兴则以南京留守身份主持南京***的善后工作。当时南京留守管辖有几十万军队,如果黄兴是个野心家,那么他可以趁机而起,上可与袁世凯争夺江山,下也可割据一方,做个实权在握的一方诸侯。但黄兴马上裁撤了30余万军队,南京留守府也被袁世凯撤销,黄兴调任北京***参谋总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冷衙门,黄兴不愿就职,也就自动下岗了。
不久,***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沪上遇刺身亡,***发起二次革命,与袁世凯兵戎相见。二次革命很快失败,孙中山、黄兴等流亡日本。此间,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黄兴因与孙中山意见不合,远走美国,从此淡出了***权力中心。
岳麓山黄兴墓地
1916年7月,黄兴回国,与孙中山和好如初。10月31日,黄兴在上海去世,归葬湖南长沙岳麓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兴相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兴相关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