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津著名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江津著名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江津顺江早在唐代就有人烟,隋时属江洲县,唐时称顺水县。宋代时,江津已是重镇,元代属重庆府,明代中叶改属巴州府,清初为重庆卫所辖。民国初年,属重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津顺江相继划归重庆市直辖。随着时代的发展,江津顺江逐渐成为经济、文化、旅游中心,成为了重庆市的重要一员。
江津长江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和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结果。约从1.8亿年前的印支造山运动开始,地壳发生变动,昆仑山等山脉开始形成,秦岭突起,古地中海向西退缩,长江中下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一些断陷盆地与搏状川地被一条水系串连,这条水系从东向西,经南涧海峡,流入古地中海,这是长江最初的雏形,其流向与今日长江相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运动继续进行。到了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长江上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长江中下游的大别山和川鄂间的巫山等山脉也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在随后的白垩纪,四川盆地缓慢上升,同时云贵高原显著抬升,并伴随一些断陷盆地的形成。
河流在强烈的地壳运动下发生深切作用,形成了许多深邃险峻的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逐渐改变流向,顺折向东流,形成了今日长江的基本走向。在长江中下游,由于地壳上升的幅度相对较小,形成了中、低山和丘陵,而低凹地带则下沉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两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阳平原和苏皖平原等。
江津位于长江中上游,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也受到了长江形成过程的影响。江津四面高山环抱,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地形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南部紧靠贵州以山区为主,长江横贯东西并绕城而过。
因此,江津长江的形成是地壳运动、自然环境演变和河流深切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自然过程不仅塑造了长江的河道和流域地貌,也对江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津区属于重庆市直辖市管辖。江津位于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从南齐永明5年(即公元487年)建县,已有1500余年历史,历来是川东地区的粮食产地、鱼米之乡。共和国元帅聂荣臻生于江津、长于江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晚年在江津寓居四年,并辞世于斯。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钟云舫、白屋诗人吴芳吉、两弹元勋邓稼先等名人辈出,聂帅晚年深情写到“江津是个好地方”。建国后,江津曾作为江津地区行署所在地多年,1992年撤县建市,2006年12月经***院批准撤市设区。全区幅员面积3200平方公里,人口149万,是重庆市建设的“一小时经济圈”圈内幅员面积最大的区县,辖22个镇、4个街道、1个风景名胜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津著名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津著名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