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特赦的历史***,特赦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特赦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特赦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皇帝的“大赦天下”,真的是所有人都会被赦免吗?
  2. 李白流放的 那一年为什么皇帝大赦天下?

古代皇帝的“大赦天下”,真的是所有人都会被赦免吗?

在近些年的宫廷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大赦天下的情节。其实,在古代的确偶尔会有皇室大赦天下的情况,这种时候一般是在皇帝登基、皇帝大婚、立太子太后大寿、皇帝大病或天灾等等时发生,但是,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有些罪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被排除在大赦之外的。

1. 谋逆

特赦的历史事件,特赦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谋反是古代十宗罪之首,这个很好理解了,毕竟本来大赦天下就是为了稳定人心、稳固皇权之用的,赦免谋逆之人岂不是给自己的江山埋下了隐患?

2. 欺君

这个也是必须不能赦免的,同理与上。其实,大赦天下并不是皇帝的情绪性的决定,而是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的,所以,凡是那些政治犯,都在大赦范围之外。

特赦的历史事件,特赦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赦天下)

3. 恶逆

指殴打或者***自己的直系亲属,如子杀父、殴打祖父母等犯罪行为;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或丈夫的直系亲属的犯罪行为,这些都属于违背人伦之行,所以不会赦免。

特赦的历史事件,特赦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赦天下)

大家肯定都听过一个成语,叫“十恶不赦”,其实它就来源于大赦天下这件事,那些犯了不孝、不义、不睦、大不敬之罪的人,是不能寄希望于大赦而走出监牢获得自由的。

特约作者:煮酒论娱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不会赦免所有人的。

汉代皇帝说了算,以推恩为主,遇到践祚、元服、改元、立后、立储、封禅、郊祀、临雍等情况就会大赦天下,而且汉代大赦的频率很高,到汉末时期几乎一年一次。

比如汉桓帝时期,大赦天下前夕张成指使其子故意***,本来是在赦免范围内的,刘质等人还是处决了他们,因此引发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到汉灵帝时期,大赦天下时就不赦免党人。

“四年春正月甲子,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赐公卿以下各有差,唯党人不赦。”——《后汉书

有个成语叫“十恶不赦”,隋朝就已经定下了十项不能赦免的重罪: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到唐宋时期才有具体赦宥制度,“恩宥之制,凡大赦及天下,释杂犯死罪以下,甚则常赦所不原罪,皆除之。凡曲赦惟一路或一州,或别京,或畿内。凡德音,则死及流罪降等,余罪释之,间亦释流罪。”——《宋史

并不是,如果所有人都可以赦免,那就存在一个很大的bug。一般皇帝继位、册立皇太子等等,都会进行大赦天下,如果所有人都可以赦免,那岂不是可以在快要大赦时候去抢劫一波,或者干点其他坏事,然后在大赦的时候就会被赦免,但显然是不可能的,明代《大明律》就规定“凡闻知有恩赦而故犯罪者,加常犯一等”。

还以明代为例,明代大赦一共52次,以嘉靖朝最多,共有7次,包括正德十六年继位,嘉靖十二年和十五年皇子出生,嘉靖九年南郊祭天和十七年圜丘祭天,嘉定十五年定庙制和上两宫徽号以及嘉靖十八年册立皇太子。

***流放

明代规定遇大赦不赦免之罪有两种:其一是极恶之罪,包括危及证权的谋反等,有违人伦的大不敬、不孝、不睦、犯奸、内乱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放火、拐卖人口等,以及官员***、奸党等,此外,对多次买卖人口、***等不仅不赦免,反而加重罪行;其二是已经确定的罪行不会再赦免,如已经流放到相应的地方,一般不会再赦免。

想多了,“大赦天下”是弘恩,展现宽仁的手法,属于政治行为,政治目的从来都是为了稳定,危害统治根基的大罪是不可能赦免的,否则就是自掘坟墓,这是底限。

“大赦天下”经常出现在新皇登基,或者皇帝驾崩,对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予以赦免的制度。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使犯罪也归于消灭。经过大赦之人,其刑事责任完全归于消灭。尚未追诉的,不再追诉;已经追诉的,撤销追诉;已受罪、刑宣告的,宣告归于无效。“天下大赦”的引申含义,就是既往不咎,不再追究过去的问题,给予新机会重新开始的意思。但有十宗罪在大赦之外,不能免除。

一、谋反

谋反罪是古代十罪之首,这个缘由就不用多说了,都想夺了皇帝老子的江山,还能赦免?

《唐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者,本人不分首从皆斩;其父亲和十六岁以上的儿子皆绞;妻妾和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母亲、女儿、儿子的妻妾、孙子、祖父、兄弟姐妹全部入官为婢;家中的部曲、奴婢、资财、田宅也全部没官;伯叔父、侄子无论是否同居,皆流三千里。

二、谋大逆

《唐律·名例·十恶》:“二曰谋大逆。”原注:“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这个说的就是破坏皇室宗庙、陵寝等,仅次于谋反。不管皇族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大多迷信,祖龙之地要是被破坏了,那就是坏了气数了,这可了不得,天下是会大乱的。尽管如此,皇陵还是一直被摸金校尉惦记。

三、谋叛

我国古代,每逢皇室有重大喜讯时,常常就会以施恩大赦天下,比如皇帝登基,立太子,立皇后等***,都会特赦一批罪犯。

然而我们常常看***剧上面都会有大赦天下这种桥段,但是历史上大赦天下并不包含所有的罪犯,试想一下,如果不管什么样的罪犯都一股脑特赦出来,那么很容易会造成一种执政者纵容犯罪的现象,甚至一定程度上,可能还会造成动荡,于是隋文帝杨坚就提出了十恶不赦的说法,也就是十种及其恶劣的罪行并不在特赦之列。

谋反不在特赦之列;谋大逆不在特赦之列,也就是迫害皇帝宗祠陵寝等行为;叛国不在大赦之列;恶逆,打杀长辈,尊亲不在大赦之列;不道,滥杀无辜不在大赦之列;大不敬,包括偷窃,仿制皇帝御用之物,不在大赦之列;不孝不在大赦之列;不睦,主要指不尊重或殴打尊长之人不在大赦之列;不义,殴打***官员,背叛丈夫的人不在特赦之列;内乱,这个是指通奸之人不在大赦之列。

另外在不同的朝代,对待特赦也是有不同法令,某些特别的罪行在一些朝代也在不予特赦的范围之内,比如在唐宋时期贪官污吏也不在特赦之列,另外看《水浒传》上面经常看好汉到饭店叫上几斤熟牛肉,事实上在宋代杀牛的人也不在特赦之列。所以古代皇上大赦天下,并不是特赦所有人的。

李白流放的 那一年为什么皇帝大赦天下?

759年,因遭遇大旱,唐肃宗为了表明他是个好皇帝,要和大家一起面对困难,就大赦天下。李白也在被赦之列。李白正在流放的路上,总希望有一天能把他放回来。这本来是一个很渺茫的梦想,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却终于成了现实。

李白被流放的具体年份是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关于为什么当时皇帝大赦天下,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和理论。

一种说法是,唐玄宗当时大赦天下是出于宽恕和仁慈的考虑。李白被流放是因为他曾经与宰相杨国忠发生了争执,杨国忠因此而在朝廷中对李白进行了陷害。然而,后来玄宗认识到了李白的才华和价值,对他表示宽恕,并下令大赦天下,以庆祝自己即位的周年纪念。

另一种说法是,唐玄宗大赦天下是为了矫正政策的错误。在天宝十一年,唐朝正值安史之乱后的恢复与重建时期,国家内外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社会秩序不稳定,百姓生活艰难。为了安抚民心、重建社会秩序,唐玄宗下令大赦天下,以期缓和社会矛盾,重振国家的稳定。

无论是哪种说法,大赦天下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和和谐,给予人民一个新的开始的机会。而李白作为其中的一位流放者,也因此得以回到都城长安,并继续他的诗人生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特赦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特赦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