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关于钱学森的人物传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钱学森的故事有什么?
  2. 钱学森的故事有什么?
  3. 从学术角度看,钱学森的水平有冯·布劳恩或者科罗廖夫高吗?

钱学森的故事什么

《钱学森故事》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科学家钱学森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关于钱学森的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受到美国***的无理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

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关于钱学森的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钱学森的故事有什么?

《钱学森故事》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具有***色彩的人生历程。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

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关于钱学森的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受到美国***的无理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

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学术角度看,钱学森的水平有冯·布劳恩或者科罗廖夫高吗?

首先提问者没将发明者,与模仿者的贡献搞清楚,原创研发都是别人没有玩过的东西,没有参考资料,全靠自己探索实验,所以原创的***技术研发是很难的,其成果的贡献也是对人类最大的。

开发者,就是利用被人的科研成果,或理论概念,技术理念来模仿开发,这类的开发技术,相对来说要比玩原创***技术的要玩得容易得多。所以冯和钱他们不是一级别的***。

谢谢邀请。仅从学术上看,钱学森是一些关键理论的奠基人、开创者。在30年代人类航空航天的萌芽期,钱学森在冯卡门教授的辅导支持下,创造了卡门——钱学森方法。又与同学郭永怀合作在超音速飞行器研究中发明了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同时,钱学森还与同学们创办了喷气推进实验室,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火箭旅客飞机、核火箭的设想,又在工程控制论领域研究了制导和稳定等技术。可以说钱学森在世界航空航天史是基础理论奠基人之一的级别。而冯布劳恩的主要成就在应用领域,设计制造了V系列火箭和美国的一系列大推力运载火箭,属于应用领域的先驱,科罗缪夫也是一样,开创了苏联的宇航事业。所以说钱学森是开创者,后两位是发扬者。

又来关公战秦琼

冯.布劳恩算火箭/导弹行业的祖师爷,正是在他手里火箭/导弹才摆脱理论,终于变成实物——v1,v2,土星五号,这三个往出一摆,谁来都得矮三分,自这三儿之后,火箭上天,导弹落地,人类奔赴其他星球才有了眉目,开天辟地的地位。

科罗廖夫也是祖师爷的情况,要论资排辈,p7洲际弹道导弹,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上天,加加林载人航天,这三往出一摆,除了冯.布劳恩,谁来不是矮三分,自这三之后,洲际导弹、卫星上天,载人航天才有了眉目,也是开天辟地的地位。

就算载人飞船、各类弹道导弹、深空载人等事业被后人翻出花来,也都是徒子徒孙罢了——这是类似奔驰之于内燃机车、马可尼之于无线电、莱特兄弟之于飞机的情况。

冯和科罗廖夫在工程上的开拓,就火箭/导弹等方面来说,没其他人能比较。美国有制作纪录片,专门描述天才的冯.布劳恩vs天才的科罗廖夫,NASA和苏航高手如云,大牛如过江之鲫,为什么只选了这两个人?祖师爷vs祖师爷,至于其他人,还真不配出来和这两个比试。

冯.卡门和钱学森、郭永怀等大牛,是学术也做,工程也搞,后两位都是共和国的巨匠,我就不评论了,只举个例子。

钱公于1939年,28岁参与加州理工火箭小组的创建,开创美帝航空/火箭/导弹事业的初型,一群未来的大佬们把学校和住所时常炸的鸡飞狗跳。

冯于1932年,22岁,刚物理学博士毕业,自制A2火箭,实射成功,36年开始领导德国v2火箭工作,40年终于得到德军赏识,项目步入正轨,,42年发射——一切导弹/火箭的妈就这样被造出来了。

科罗廖夫更牛逼,他出身极其贫穷,念不起正规学校,是野路子工读启蒙,然后自学高等数学、制图学、力学、化学等学科,成功自制滑翔机,17岁被大学直录,没参加考试……19岁被航空航天泰斗图波列夫收为***,26岁和一群年轻人同好自制煤油火箭发动机,1940年前后被关在格古拉(集中营)里,独立设计苏联第一代中近程导弹……

至于美帝,二战英国盟友都挨了3年v1/v2了,加起来大几千枚了,美帝或者英国还是造不出类似的物件,直到1945年,美帝缴获了v2/v1的研发人员、各类工程器械这才搞出来个山寨货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钱学森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