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宝文理人物传记,宝文理历史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宝文理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宝文理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民国时期的奇女子中,你最欣赏谁?
  2. 自传中小学自传如何写?
  3. 谢婉莹的人生经历是什么?

民国时期的奇女子中,你最欣赏谁?

随着社会文明的开放和发展,民国的优秀女子一时百花齐放。在这众多优秀女子中,从综合的角度来讲,我更为欣赏林徽因

在当前社会,我们越来越关注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而民国时代的林微因,在众多女子当中,我以为是综合素质最高的一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知识,专业学识,还包括交际和道德修养等。

宝文理人物传记,宝文理历史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社会广为流传的民国四大美女中,对林徽因的评价是才貌并重,这可见林徽因除了美貌,还是一位才女。在文化上,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绘画都成绩斐然,著名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至今仍让人赞不绝口。此外,她还精通英语,翻译上的成就也令人咂舌,《中国建筑史图录》就是林徽因用英文撰写的作品

在专业成就上,林徽因的贡献是在建筑上,她和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先锋,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被赞誉为中国著名建筑师。

在感情婚姻上,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爱恋关系成为一段传奇。而林徽因与梁思成走进婚姻则 更是一段佳话,与梁思成的结合既是得父母意的秦晋之好,又有西式爱情的浪漫自由。婚后,更是与丈夫并肩在建筑领域,夫妻二人共创的建筑成就为世人所知为历史铭记。

宝文理人物传记,宝文理历史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民国奇女子我最欣赏***歌双栖明星周璇。名作有《马路天使》、《夜上海》、《四季歌》、《天涯歌女》传世。而且歌曲上被冠以金嗓子名号。白崇禧之子白先勇说,当时上海霞飞路霓虹灯通宵不灭,到处都是周璇的歌播放着,家家花好月圆,户户凤凰语飞。由此可见周璇已然上海最红明星。

周璇原名苏璞,父亲教师母亲是护士,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可是三岁的时候周璇在外婆家失踪。原来是娘舅烟瘾发作把她卖给上海阿三做养女。从此颠沛流离,好在养母妹妹帮忙让她加入明月歌舞团。终于熬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一个新生活

因为是当红明星当然收入不菲,但是一个养女出身的女子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经济上的纠缠。好在有丈夫严华,也是过了一段美满生活。后来辗转于朱怀德唐棣感情漩涡无法自拔。加之身世凄迷难断,逐渐精神收到重击,终于支撑不住了。1957年,年仅37岁因脑炎过完了自己颠沛流离辉煌短暂的一生。

宝文理人物传记,宝文理历史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璇是善良美丽的,也是有所作为的名女人。值得我为之喝彩。


说到民国时期的奇女子,笔者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便是“施剑翘”,这个女子可谓之***中的***,她完全诠释了一句古语: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究竟做了什么事儿?咱下面细细道来:

话说在1935年11月13日下午3点半,地点是天津卫,一个曾经的大军阀孙传芳照例到“居士林”礼佛烧香,这天下午一切老样子,孙传芳在进香后还虔诚的祷告了一番,口中念念有词,随后跪拜叩头准备退出佛堂回家,但是就在此时,一个黑影从旁边闪过,同时一只冷冰冰的枪口对准了孙传芳的后脑勺,砰砰砰三声枪响后,孙倒在了一大片的血泊中开始抽搐了起来,片刻后便咽了气,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的侍卫便把这个行凶人按到在地,定睛一看,竟然是一位女性,没错,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施剑翘。

可为何这名女子要刺杀孙传芳呢?此事还要从1925年说起,在这一年一个叫做施从滨的奉系军官被杀,施从滨当时是奉军第二军军长,他当时和身为直系的孙传芳在安徽交战被俘虏,尔后孙传芳***于蚌埠车站,并且被暴尸三日,于是这一天,施从滨的女儿年仅20岁的施剑翘便下了一个毒誓,一定要手刃孙传芳,为父亲报仇。于是,十年后的这一幕便在天津上演了,施剑翘亲手杀了她的仇人-孙传芳。

最后的结局也比较神奇,民国***并没有以***罪处决施剑翘,最后还将其释放,她1***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

民国是个***辈出的时代,民国也是一个奇女子辈出的时代。文有张爱玲林徽因,武有施剑翘郑苹如,影有阮玲玉胡蝶,唱有孟晓冬周璇

......

本书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林森、于右任等题词,孙科、戴季陶作序,这本书的名字叫《康藏轺征》,作者就是我的答案——刘曼卿。

在民国汉藏关系史上,以“汉***之两重资格”,主动***单骑入藏,使南京西藏上层取得直接沟通,双方的政治关系得到改善;抗战期间,发起组织民间团体入藏宣传抗日,使西***众对于团结抗日、共赴国难有所认识,“一个弱女子任以四万万人所不胜任之任”者,唯有刘曼卿一人,不愧“五百年不遇的奇女子”的称号。

(刘曼卿像)

刘曼卿(1906-1941?),藏名雍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于******,其父刘荣光(又名刘华轩),***人,曾为清朝驻藏大臣秘书,担任汉藏文翻译,多次往返于北京和***之间,其母为四川康定一代的藏族。1912年,居家迁往印度大吉岭,1918年迁回北京。刘曼卿求学期间,先学师范后学护士,“旨在回归***,提倡改良康、藏女界生活,以期渐次促于文明”。

因精通汉、藏、英等多门语言,1928年冬,刘曼卿受邀担任五台山堪布罗桑巴桑的翻译赴南京见蒋。在宁会谈期间,刘曼卿表现的从容大方,尤其是其对藏事颇有研究,深受戴季陶和蒋的赏识,破格被聘为行政院文官处一等书记员。就职期间,刘曼卿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格桑泽仁,也遭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大的情感打击,自此刘曼卿发誓再也不涉足爱情。

施剑翘,楼下有人回答过了。真正让人佩服的是这女子的执着,说大白话,就是一根筋,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韧,这女子的执著与坚韧少有人能比得上


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兵败于孙传芳,被孙传芳斩首于蚌埠车站,示众三日。死讯传来,年仅20岁的施剑翘就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一开始施剑翘将报仇的希望寄托在堂兄施中诚的身上,毕竟施中诚也在警界担任要职,但随着官越做越大,施中诚为了以后的前途,反复劝解施剑翘打消报仇之念,施剑翘一怒之下,与堂兄断绝关系,不再来往

后来施剑翘一腔热血感动了同乡人施靖公,施靖公答应帮施剑翘报仇,施剑翘遂下嫁与他,迁居太原,在等待报仇的日子里,自己的生活也要继续,施剑翘先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后来施靖公做到了旅长,跟他的老同学施中诚一样,官越当越大,胆越来越小,对于施剑翘报仇的催促,施靖公是一拖再拖,遥遥无期。施剑翘何等刚烈,遂与施靖公一刀两断,携两子回了娘家。

同年,施剑翘有感于十多年间空付出许多心血而父仇未报,眼看自己年华见老,壮志难酬,吟诗“翘首望明月,拔剑问青天”,并从此由“施谷兰”改名为“施剑翘”。后来机缘巧合下,得知孙传芳每个周三都会到居士林听经礼佛,于是施剑翘随后化名“董慧”,委托一位女居士介绍加入了居士林。并印制遗嘱和《告国人书》,便于到时撒放。

自传中小学自传如何写?

写小学和中学自传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个人信息: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出生地、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

2.学习经历:可以介绍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经历,包括学校、班级、学习成绩、获得的奖项等。

3.兴趣爱好: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喜欢体育项目、文艺活动、读书、旅游等。

4.性格特点:写出自己的性格特点,例如脾气、个性、优点、缺点等。

谢婉莹的人生经历是什么?

谢冰莹(1906年9月5日- 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风宝,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是最壮美、最坎坷的一位,也是和中国的命运连得最紧密的一位。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谢冰莹一生经历了三段感情,可谓情路崎岖。尽管如此,她依然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谢冰莹一生出版的***、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有《女兵自传》等,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语言。谢婉莹笔名[_a***_](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中国作家协会名誉***、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乐市(今福州***乐区)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扩展资料:

冰心的爱情婚姻

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冰心与吴文藻相识。冰心在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吴文藻在达特茅斯学院攻读社会学,他们从相互的通信中,逐渐加深了解

1925年夏天,冰心和吴文藻到康耐尔大学补习法语。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而吴文藻则继续留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学成归国的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主持了他们的婚礼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2. 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购得。 次年5月,全家迁至上海。
  3. 1903年,因为父亲谢葆璋受命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负责筹办海军学校,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的8年里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烟台,她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包括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4.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5.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出国留学前后,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是中国早期的儿童文学作品。 同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6.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1933年末写就《我们太太的客厅》,内容被疑影射林徽因,成为文坛公案。抗战胜利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史, 并曾在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一些短文。
  7. 1951年从日本回到中国,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抄家,并进了“牛棚”,烈日下接受批斗。1***0年初冰心被下放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冰心与丈夫吴文藻才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世界史纲》《世界史》等著作。
  8.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生平第二次创作***。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但她仍坚持创作,在此期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作品数量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独特,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了《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等作品。
  9. 1994年9月冰心因心功能衰弱入住北京医院;1999年2月13日病情恶化,于同年2月28日晚上九点于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 在冰心报病危之后,***、***、***等***人及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和作家代表曾亲自到医院看望她。

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清晨、黄昏、月夜;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海滨、湖畔、公园、山间、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将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温馨的氛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宝文理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宝文理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