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主要记忆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主要记忆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非常棒的信息图:流行病历史
描述了人类历史上几次重大疫情,图中毛球的体积表示疫情带来的死亡人数,最残暴的是中世纪的黑死病,造成2亿人死亡,然后是天花,5600万人死亡。SARS,770人死亡,埃博拉病毒,1.13万人死亡,***状***已致4700人死亡。
中国在历史上最开始记载的瘟疫发生在周朝。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依照《公羊传》的表述,此大灾即大疫。自此,有关疾疫的记载持续增加。据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的不彻底统计分析,各代发生疫灾的频次为:周朝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朝20次,明朝64次,清朝74次。从伤亡人数看,水平最严重的一次是金朝开兴年间(1232年),汴京大疫,“诸门出逝者九十余万人,贫不可以葬者不计其数”。由此可见,瘟疫对人们社会发展的打击力确实非同一般。
《中国疫病史鉴》, 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次疫情,都能让当时的社会为之战栗。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因为, 我们庆幸拥有伟大的中医药,与瘟疫展开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并无数次救民族于危难。可以说,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战“疫”史。也正是那一场场瘟疫,推动着中国防疫和卫生制度化的进程。
对于您的提问我想说说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一点认知,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最新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 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但是和当时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是庆幸的,因为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让每次瘟疫给我们带来的危害降到了最低。
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的挑战,但是我们国家的医学,科技等技术也在突飞猛进般的提升,并且在治疗******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毕竟看到每天还是有很多的***患者治愈出院,所以我们还是非常有信心在这次的战“疫”上我们一定会赢!
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疫情,中国今百年发生了四次,两次是东北的鼠疫,一次是非典,还有这次,世界上的十大疫情有雅典大瘟疫,安东尼瘟疫欧洲黑死病,天花,黄热病,霍乱,流感,疟疾等,可以说***细菌无处不在,只有天天讲究卫生,远离病源,不接触野生动物,疫情会越来越少
历史说小了是一种知识熏陶和经验借鉴,说大了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治国、安邦、明事理。
唐太宗李世明有一个著名的“三镜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语自《旧唐书》。
从玉叔的经验来看我个人感觉学习历史有如下一些作用:
其一、有助于博闻强识并增添生活乐趣。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一些历史典故可以使我们增添智慧。如“背水一战,退避三舍、二桃杀三士……”,而出去旅游,去通过了解当地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其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之前的历史大都是***主导编写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资治通鉴”。而我们普通人通过分析历史知识,也能提高思维能力。这里还要提一点的就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提高自我分析思辩能力。
其三、历史就是一种文化和知识,如果要做一个有一定知识的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安不能读史?
当前,一些社交平台的兴起,更为我们历史学习提供了便利。如,我们可以一起在“悟空问答”上来讨论此问题,共同进步!
黑格尔有句名言:人类可以从历史中得到的借鉴,就是无法从历史中得到任何借鉴。
其实这句话说的不错,在大部分情况下,历史给予我们的教训之于我们确实无用。历史前辈们犯过的错,后人还是会接着犯,而且是一犯再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是纵观历代皇帝,哪个能百分百做到这一点?有多少亡国之君重蹈后汉的覆辙?普及到我们普通人,又有谁不喜欢听别人的阿谀奉承,而喜欢别人骂你,挑你的毛病?
西晋南渡之后,不少朝代都把南京作为都城。但后世只要是把南京当首都的,统统是短命的王朝。这一点熟读历史的人岂会不知?然而蒋介石却也能犯这个错误。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400多位皇帝,大大小小几十个朝代,但没有一个王朝能长久存在。所谓宏图霸业,万事功勋,百年之后也不过是梦幻泡影。但历史上总有人愿意前赴后继,去争夺那至高无上的地位与荣耀。然而胜利者君临天下,失败者粉身碎骨。
所以历史真正的作用,并不是用来借鉴。
那历史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历史能够给予你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够让你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就能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对事情做出判断。
历史能给你带来智慧,能武装你的头脑,却不能帮你逢山开路,遇河搭桥。
其实答案,都在书里面。也许有一天你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答案。
历史即过去之事,现今我们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门。我们所能获得的有
一、我们能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性,通晓从古至今的气候变化。
二、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掌握事情的客观发展规律
三、唐太宗说:“以史为镜,方可正衣冠”我们只知先人历史,来告诫自己,奋发图强
四、发扬我们的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信
历史的浩瀚,是由山川湖海所承载。现实的生活,也将成为模糊不堪的历史。
历史能让我们学到什么?我不想去重复那些知兴替之类的话了,因为历朝历代的兴衰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我们到底从历史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拿一个邻国来说,曾让我痛恨,如今痛恨中又带着些许敬畏的国家:日本!
唐朝时期,有很多的日本“留学僧”,作为遣唐使,面对着波涛汹涌,澎湃激荡的蔚蓝大海,他们的生还几率最多只有50%,但是遣唐使们依然前仆后继,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大唐盛世,学习中华文化,一个民族,一旦下定决心不惜付出生命代价去学习异国强势文化的时候,他们一定是恭敬虔诚的,刻苦耐劳的,精益求精的。
当年的遣唐使来到中国,如同今天国人去日本抢马桶盖一样疯狂,他们四处搜求,搜购中国的典籍,也是一箱子一箱子的运回日本。
904年,***亡了。从某种意义而言,日本遣唐使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拷贝”了中国。
“留宋僧”来了,一个日本僧人,单身入宋,游历13年,回国时带走大量宋朝文物,其中典籍多达2103卷。这个日本僧人的寺院在他回国后,最终成为了***寺院和皇陵。
1840年,鸦片战争来了,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清朝,逃不过历史车轮的碾压。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向西方学习,建立新军制,学习法国,德国,英国,当然,走向衰落的大清被打的不得不去学习西方军制,但是一个笑话说,日本去西方购买军舰时,要走到军舰亲自试驾,在性能和价格上反复交涉,而清朝呢,是伸出袍袖与人“暗箱操作”,变化手指,索取回扣。结果呢?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作为学生的日本,打败了曾经的,我们割地赔款。
这一小段历史,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历史不会被遗忘,选择遗忘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总是记住日本是如何的残暴,***,贪婪等等一些列我一想起来就愤慨万分的历史课本,却忘记了我们是因何衰败的如此不堪。也忘记了别人是怎么走向强大的。任何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们都要学习他的强势之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主要记忆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主要记忆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