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杨沫人物传记,杨沫人物传记在线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杨沫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杨沫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981年十月杨沫出版了什么书?
  2. 青春之歌感悟?

1981年十月杨沫出版什么书?

1981年4月,赴美国参加国际女作家代表会议;10月,《杨沫散文选》出版。1982年8月,出版散文集《大河与浪花》;11月,《杨沫小说选》出版。1985年4月,出版传记文学《自白——我的日记》。1986年5月,出版长篇***《芳菲之歌》;年底,为《***林》擅自刊登《杨沫的初恋》一文向有关部门提出***。

青春之歌感悟?

清晨,一列从北平向东开行的平沈通车,正驰行在广阔、碧绿的原野上。茂密的庄稼,明亮的小河,***的泥屋,矗立的电杆……全闪电似的在凭倚车窗的乘客眼前闪了过去。

杨沫人物传记,杨沫人物传记在线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

走路的时候,她还是那么沉闷。她跟在脚夫后面低头走着,不言也不语。

她贪婪地望着微起涟波的平静的'大海,忘记了走路。

杨沫人物传记,杨沫人物传记在线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她心里像火烧,眼里含着泪,一个人在庙门外站着、站着,站了好久。

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易回忆往事的。林道静一边哭着,一边陷入到回忆中——她怎么会一个人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地方?

《青春之歌》以高亢激昂的旋律谱写了一曲青春的赞歌: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对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热血沸腾,从反对封建统治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在***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

杨沫人物传记,杨沫人物传记在线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女作家杨沫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赋予青春以热度,并借助红色记忆和铿锵文字唤起新时代下青年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通过林道静们的故事,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以及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其青春才是壮丽和辉煌的。

《青春之歌》感悟:

我认为,《青春之歌》中政治化的爱情故事很好的反映了混乱的社会状态下,个人对命运的坚决反抗。“婚姻”二字意蕴的不断演化足以代表了中国社会和群体思想觉醒过程。从“受之于天”“父母之命”“三妻四妾”到“自由”“开放”“文明”的恋爱态度,在不断的演化中,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腐朽的封建礼教被不断打破。以林道静在时代中不断争斗的故事为例,细致的描绘了时代命运下小人物从独自孤单的抗争不公的命运到认清现实后融入集体,以全新的精神面容思索中国未来的命运,在批评和痛苦中实现了华丽的蜕变。

《青春之歌》,当代作家杨沫的半自传***,首次出版于1958年,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之间的社会动荡,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我国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青春之歌》通过对小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命运的洪流,从个人层面对所谓既定的安排进行坚决***,到在抵抗中认识到大环境下的腐朽,毅然投入到红色事业中去的转变,绘出了一幅红色的花火。

青春之理想,星星之火一但点燃,注定要将那些压迫的烧成灰烬,让那些剥削的摔的粉碎。中华儿女终将觉醒,亿万数人一齐呐喊,将那些不合理的、残缺的统统掀起,然后用劳动人民手中的镰刀和锤子击成齑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杨沫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杨沫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