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诸葛瑾人物传记,诸葛瑾的事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诸葛瑾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诸葛瑾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诸葛瑾的字是什么?
  2. 诸葛瞻传赏析?
  3. 三国杀中的人物例如高顺,诸葛恪是否在真实历史中出现过?
  4. 诸葛恪号称比诸葛亮还聪明,为何最后却落得满门被诛的下场?

诸葛瑾的字是什么

字:子瑜

姓名:诸葛瑾

诸葛瑾人物传记,诸葛瑾的事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生卒:174年-241年(68岁)

终属:吴

籍贯:徐州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市)

诸葛瑾人物传记,诸葛瑾的事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容貌:面长似驴

官至:大将军

父亲:诸葛珪

诸葛瑾人物传记,诸葛瑾的事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叔父:诸葛玄

弟弟:诸葛亮、诸葛均

诸葛瞻传赏析?

以下是我的回答,诸葛瞻传赏析:
诸葛瞻,字思远,是蜀汉名相诸葛亮之子。在八岁时,就展现出了聪明可爱的特质,其父诸葛亮曾写信给诸葛瑾,夸赞诸葛瞻“有志有识,承相后必能成才”。
诸葛瞻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变化。在他十七岁时,他娶了公主为妻,被授为骑都尉。然而,四年后,诸葛亮病逝,诸葛瞻袭爵武乡侯,成为蜀汉的重要官员。他的成长历程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
从诸葛瞻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蜀汉的忠诚和贡献。他承袭了父亲的智慧和品德,成为了一位有才有识的官员。他的成长历程也反映出了蜀汉政治社会发展变化。
总的来说,诸葛瞻传是一篇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传记。通过诸葛瞻的生平,我们可以了解到蜀汉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也可以感受到诸葛瞻的智慧和品德。

三国杀中的人物例如高顺,诸葛恪是否在真实历史中出现过?

高顺

吕布手下大将,直属部下陷阵营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美称。后与吕布,陈宫一起被斩首。

诸葛恪

东吴诸葛瑾长子,幼年有神童之称。陆逊过世后升大将军,并代领其兵。孙权病危时任命其为托孤大臣,掌吴国军政大权。

那是自然,三国杀是一款十分尊重历史典献而创作的游戏,你举的例子如:

高顺,吕布手下的心腹将领之一,统领着几百人组成的“陷阵营”,这支军队纪律严明,百战百胜。夏侯惇的眼睛被射瞎的那一战,就是陷阵营打下来的,可以说是非常彪悍了。后来因战略分歧被吕布冷落,在吕布被擒后慷慨赴死……

诸葛恪,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三国的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瑾亦是年少聪慧,胸有大志之人,在孙权死后,孙休当政初期,诸葛恪手握重权,组织了多次北伐,但都无果而终,后因过于骄纵,被孙休组织心腹在宴席上斩杀(这也是为什么孙休的一个技能叫“宴诛”)诸葛恪死后,吴国彻底转变为被动防守,在进行过像样的北伐

好吧,很遗憾,作为一款三国背景的桌游,《三国杀》里的武将并非是历史上能确定真实存在的人。题主所说的琅玡少年诸葛恪,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人。诸葛恪初出风头应该是那个“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了吧。后来诸葛恪掌管吴国大军,大举伐魏,日渐骄横,之后新城大败没有让他痛定思痛,而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更加在朝中飞扬跋扈,最终被孙峻设计***。

而在各类三国游戏中人气都很高的高顺在《三国志》里的记载就很简略了,而《三国志》中有关高顺的文字还是引用《汉末英雄记》里的段落。高顺为人清白廉洁,不饮酒,不体罚士兵,他对士兵的训练很是严格,因此他统领的陷阵营也是汉末时期颇有战斗力的组织。最终高顺在吕布被抓后与陈宫一起被曹操所杀。

说完了题主的疑惑,逻辑文史姨再来列举几个可能历史上不存在的武将吧。

首先是马云騄。马云騄的设定是马超之妹,赵云之妻,这个人物是在周大荒先生小说《反三国志》中出现的,当然周大荒作为比罗贯中还拥刘的人,自然要让魏吴消亡,这本以赵云、马超为主角的***看的也是比较过瘾,推荐大家阅读

然后是张星彩。我想玩过《三国无双》系列游戏的同学(或者看过《三国无惨》漫画的…)都不会对星彩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星彩在游戏中的设定是张飞的女儿。而张飞历史上确实有两个女儿嫁给了刘禅,但并无任何史料提及这俩闺女的名字,而《三国杀》直接把张星彩拉过来,确实满足了玩家的胃口,但难免有“跟风”之嫌。

接着董卓的孙女董白,一个可怜的无辜的花季少女,《英雄记》中说她在董卓被杀后作为家属一并被诛,年仅十六岁,可以说这人在历史上或者是也是上的记载只是几个字而已,没想到《三国杀》团队还把她加入了游戏,令人匪夷所思。

接着,在《三国演义》中有着不错戏份的李儒也历史上也未必有这么个人,就算有也没有***中那么厉害。《三国志》里没有任何关于李儒的记载,而在《后汉书》中李儒做为董卓身边的官吏,替董卓献上毒药,毒死刘辩。《后汉书》成书时间比《三国志》晚一百多年,因此范晔能借鉴的史料会更多一些,而陈寿是直接体会过三国时期的纷乱的,所以到底有没有李儒这个人,大家自行分析吧。

最后是王异和诸葛果。王异在《三国演义》里以赵昂妻子是身份出现,书中未提及其名字,马超在凉州作乱时,机智的王异协助丈夫守城,奇策百出。而王异的事迹大多记载于《列女传》中,《列女传》中的故事并非都是史实,有不少是从民间故事里收集的。

诸葛恪号称比诸葛亮还聪明,为何最后却落得满门被诛的下场?

正史上,诸葛恪没说过比叔叔诸葛亮聪明这话吧,倒是诸葛亮点破了诸葛恪满门被诛的死因。根据《三国志.诸葛恪传》,孙权是问诸葛恪,你父亲诸葛瑾和叔叔诸葛亮谁比较有才能?诸葛恪回答,自然是父亲诸葛瑾了,理由就是诸葛瑾懂得选择明君,孙权大笑。反倒是诸葛亮挺了解他这位侄子的,当他得知诸葛恪在东吴接替徐详担任节度官时,急忙写信陆逊说:“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天让他担任紧要的军粮后勤,感到不安,希望陆逊转告孙权。”于是,孙权转而让他领兵《三国志》注引《江表传》。

诸葛恪果然是有才能的,转为军事后,诸葛恪表现出过人的才干,立下不少功劳。甚至,诸葛瑾去世之时,诸葛恪已经开拓了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封爵,都不用继承诸葛瑾的爵位官职,由弟弟诸葛融继承了。但是,诸葛亮也好,诸葛瑾也好,显然都是十分了解诸葛恪的。诸葛瑾认为,此子可能会给家族带来祸害,后来果然应验。造成诸葛恪后来的灭族遭遇的,恰恰就是诸葛恪有过人的才干,品行却支持不了才能。换句话说,诸葛亮在写给陆逊的信中,说得很客气了,诸葛恪不但是性格疏漏,而且急功近利,无论是发生在诸葛恪身上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诸葛恪从小就是以“急智”闻名,除了回应孙权所问的“两诸葛才能之论”外。还有一次,孙权开玩笑说写信让诸葛亮送马来给诸葛恪,诸葛恪赶快拜谢。孙权说,马未到,怎么就先谢了?诸葛恪说,蜀汉不过是东吴在外的马厩而已,诏书一下,马很就会到,怎么能不谢呢?所以,诸葛恪是踩着蜀汉和东吴的同盟关系,以及叔父诸葛亮,来表现自己的才智,显然是急功近利,还多少带着不择手段。这就怪不得陆逊对诸葛恪有意见,孙权也嫌诸葛恪刚愎自用,不打算让诸葛恪成为首席托孤大臣《三国志》注引《吴书》。

但是,孙权去世后,诸葛恪还是以大将军兼太傅成为托孤重臣了,原因有几个。第一,诸葛恪确实有才能。第二,孙权后期打压本土士族,托孤大臣中,诸葛恪,吕据都属于江北士族。第三,孙峻对诸葛恪大力举荐,当然可能此时就已经“包藏祸心”。诸葛恪一登上高位,性格缺陷就彻底暴露了。先是东兴之战,诸葛恪取得大胜,这估计自陆逊“石亭之战”以来,东吴没有达到过的成绩了。所以,此后,骄傲的诸葛恪更是把“急功近利,性格疏漏”的特点表露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新城之战”,诸葛恪以多打少,就是拿不下新城,直到瘟疫大起,诸葛恪依然不顾军士的死活,急于拿下新城立功,结果伤亡惨重。

所以,诸葛恪从这时开始失去东吴的民心,被孙峻找到了可趁之机。这是最可惜的,诸葛恪本不应该中伏的,宫中的张约,朱恩都递字条给他了,但是诸葛恪还是被劝说入宫见孙亮,所以才中了孙峻的埋伏,这就是性格疏漏所造成的。诸葛恪死后,东吴更是走下坡路了。因此,诸葛恪只图眼前之利,连谋身之术都忽视,这样怎么比得上诸葛亮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诸葛瑾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诸葛瑾人物传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