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魏国相关历史***,魏国相关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魏国相关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魏国相关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时期的魏国始末年月?
  2. 从曹操、曹丕到曹睿,历经三代皇帝,为何曹魏会逐渐衰败?

三国时期的魏国始末年月?

三国魏朝的建立时间时220年12月10日,灭亡时间是266年2月4日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魏国相关历史事件,魏国相关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魏国相关历史事件,魏国相关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曹魏国建立于220年12月11日灭亡于266年2月8日,总计46年。

魏国相关历史事件,魏国相关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汉末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

延康元年,即220年12月11日,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曹丕崩逝后,曹叡在洛阳即位,是为魏明帝。魏明帝在位十二年,曹芳继位,由司马懿和曹爽辅政。曹爽跋扈专擅,打压异己,司马懿则韬光养晦,蛰伏待机,直至在高平陵事变,将曹爽集团一举击垮。自此,司马氏全面掌控了曹魏***,

到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从曹操、曹丕到曹睿,历经三代皇帝,为何曹魏会逐渐衰败?

三国第一个实际灭亡的竟然是最强大的曹魏,这让多少人感到意外,从220年曹丕篡汉,到249年高平陵之变,时间只有三十年,而蜀汉从221到263有四十多年,东吴也有五十多年。它的速亡,倒与人事和地利有关,众所周知,曹魏所占的地方特别是中原,土地富庶,人才辈出,是各大世家豪族的聚集点,不比蜀地僻处西陲,东南半开发之地。又是历代经营的重点,人才兴盛能够快速更替,一着不慎更容易全盘皆输。


曹操经过二十多年的南征北讨,把持朝政,打造起一支有私人性质的强力武装,军事上对蜀汉东吴保持高压态势,政治上废三公自任丞相并开府实行霸府统治,还达到魏公魏王的高峰。打破了非刘氏不可为王的禁令。(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在人才选拔中重用下层寒族,打击世家豪族,剪除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石,虽然大力打击了原统治阶级,但世家权贵盘根错绕的关系,也使得曹操最后都不敢越过雷池,代汉自立。

曹丕一改其父对世家豪族的打压,与他们握手言和,***纳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与世家豪族共享***,得到上层的大力支持,走出了比其父更远的一步篡汉建魏。(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魏是在众人的帮抬下成立的,此后也没有***取有力的抑制措施,使旧的世家豪族继续坐大,根深蒂固。而在统治上曹丕也犯了大错误,他明令妇人不得干政防制外戚专权,却又因与曹植的争位心结,对自家亲人名分封实防备,大力打压不使成气候,固然有强化统治的好处,后果却是宗室无力,没能维护皇室,走上一条三家分晋的新路。


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处于内忧外患的新建王朝,头二代君主全部短命,曹丕当六年皇帝,其子曹睿好一点,也只是当了十三年,父子在位时间还不及司马懿生命历程的小部分。曹操在生时,就曾警告儿子小心司马懿,说此人必干预汝家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曹丕初期也能谨记教诲,后来政事繁重,身体多病,逐渐不得不依靠世家特别是陈群司马懿等人的襄助,逐步让他们走上前台,临终时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曹丕的临终托孤,虽以远宗曹休曹真制衡司马懿陈群,形成皇室世家共保的局面,但这个格局不久就被打破,曹休曹真陈群都死在老司马前面,河内司马家族的关系网错综复杂,更是世家豪族中的翘楚,个人出色的才能和有世家作依托,兼加长命,这些合力导致曹魏***移位不可避免。等到曹睿逝世时,已可看出端倪。本来打算让宗室曹宇等人辅政,竟然在中书令中书监孙资刘放的强力制止下,改为曹爽和司马懿,虽然临时增加曹爽权力以起制衡,但曹魏崩溃的迹象已经出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魏国相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魏国相关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