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许攸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许攸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许攸,字子远,籍贯荆州南阳人(今河南南阳)。 【简明历史传记】 许攸年青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傲慢无礼,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被杀。 【简明演义传记】 许攸年青时与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到达邺城,口出狂言,轻视曹军将士,被许褚一怒之下***。曹操***装生气,却没有惩罚许褚。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西园八校尉”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所设。刘宏是东汉倒数第三位皇帝,汉少帝刘辩和汉献帝刘协之父,也是东汉最后一位拥有一定实权的皇帝。
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一声炮响,总算也让这位只知贪图享乐的废物皇帝的脑子稍微清醒了一点。为了加强皇权,分散外戚,大将军何进的权力,汉灵帝在洛阳西园招募壮丁,设立了“西园八校尉”这个军事组织。
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这 8 人中老熟人还不少!
“西园八校尉”由上军校尉蹇硕统领。宦官政治是东汉政治的突出特点,汉灵帝时期也是东汉宦官的黄金时期,作为汉灵帝的心腹宦官,“西园八校尉”由他掌舵,倒也在情理之中。
历来宦官给人的印象便是阴险狡诈,猥琐不堪,蹇硕是个异类,身体强健,颇通武略,这与北宋大太监童贯倒有些类似,这或许也是汉灵帝把这支军事力量交由蹇硕的另一原因。
可惜好景不长,第 2 年即公元 189 年,汉灵帝便去世了。汉灵帝有两个,长子刘辩,何皇后所出,次子刘协,王美人所出,汉灵帝中意的继承人其实是刘协,也就是未来的汉献帝。主子的意思蹇硕自然是明白的,可惜内有何皇后,外有大将军何进,蹇硕虽多次图谋诛杀何进,最终未能成功,刘辩即位,是为汉少帝,不久蹇硕也被何进所杀。同年董卓进京,少帝被废,刘协即位,何进被杀,蹇硕人生的最后目标也算是完成了。
蹇硕自然算不得好人,死在他手上的人亦不在少数,但他身体强健,颇通武略,也是半个人才。汉灵帝死后,蹇硕可以选择隐退,也可以选择依附何氏一族,或许是出于对主子的忠心,亦或许是自己的权力欲作祟,但无论如何,他仍然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最终身死道消,也真应了那句话,可恨之人也有可取之处!
西园八校尉分别是: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在公元188年8月设置的,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加强皇帝直属军事力量;二是担心大将军何进兵权过大,对何进分权制衡。
设置西园八校尉也是受当时天下局势的影响,自184年黄巾起义以来,整个天下都不太平,黄巾起义虽然在当年就被扑灭,但各地的黄巾余党仍在反叛,再加上边境地区羌胡及凉州诸胡的叛乱,让汉灵帝都觉得不太安全,这也是设置西园八校尉的时代背景。
1、上军校尉-蹇硕
据说西园是汉灵帝的后花园,西园八校尉就是由汉灵帝亲自领导的直属军事力量,这支军事力量的领导人就是蹇硕,蹇硕是汉灵帝较为宠信的宦官之一,是汉灵帝在西园军的代理人。
蹇硕当时的官职是小黄门,小黄门是宦官的官职,侍奉皇帝左右,受尚书事,为内宫的皇帝联络处理与外宫的联络事项,是汉灵帝身边的实权人物,蹇硕担任西园八校尉中的上军校尉后,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受到蹇硕的节制,可见汉灵帝对蹇硕的宠信。
汉灵帝在世时,有意立自已的小儿子刘协为继承人,但是得到何皇后及大将军何进等人的反对,而汉灵帝设置西园八校尉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临死前将自已的小儿子刘协托付给蹇硕,希望蹇硕能完成自已的遗愿,立刘协为帝。
汉灵帝去世后,蹇硕想杀何进,但没有得逞,何进逃脱,后来在何皇后的主持下,朝廷立何辩为继承人,这就是汉少帝,于是蹇硕心中不安, 担心何进随时会杀了自已,因此蹇硕向其它宦官十常侍赵忠、宋典等人请求支持,结果蹇硕被十常侍出卖,并告知何进,何进派人逮捕了蹇硕并杀了他,蹇硕就这样死了,他手下的西园军全部被何进吞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许攸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许攸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