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三国两晋的历史***,三国两晋的历史***及人物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两晋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史实及影?
  2. 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3. 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往交融的史实及影?

五胡内迁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

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西晋统治时期,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居住着许多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

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及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汉族的影响下,这些内迁的外族逐渐由游牧转向农业定居,胡汉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但在交融的同时,胡汉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例如并州的匈奴人成了***的奴婢,而不少***也相继沦为胡人奴婢。这些奴婢常常被迫服役,当军作战,更有甚者被地方官员押往他乡出卖,因而激起了境内各民族的反抗;而各族上层人物亦往往利用本族人民,实行割据。西晋以后之五胡乱华、永嘉之乱亦肇基于此。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对北魏进行汉化改革,都城迁到洛阳,要求贵族与***通婚,衣服束发,整个鲜卑族也因此消失,完全汉化了。

三国时,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促进了西南民族的稳定。

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及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公元485年,北魏皇帝拓拔宏迁都洛阳,并实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学汉话,穿汉服,鼓励与***通婚,改汉姓。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了各民族融合。

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历史两晋是指什么意思?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三国两晋的历史事件及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两晋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两晋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