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十大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十大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悠久的封建社会中,曾经发生过无数件案狱,其中著名的大案、要案数以千计。这些案狱,好像一面面多棱镜,从不同侧面映照出各个历史时期的封建统治和法律实施状态。其中最著名的,像汉武帝宫廷巫蛊案,东汉党锢案,岳飞构陷案,吕留良文选案,杨乃武与小***冤案等等。
1.新航路开辟
3.第一次工业革命
4.北美独立战争
6.维也纳体系确立
7.《***宣言》发表
8.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0.美国内战
中国历史十大***。
1,赵高弄死李斯逼死秦二世。
2,周勃联合陈平推翻吕后拥刘恒为帝即汉文帝。
4,董卓废汉少帝刘辨用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5,司马家族亡魏建晋。
6,司马后代八王作乱。
7,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9,杨广夺位。
对于这个问题的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朝末期的那一次瘟疫了,那次瘟疫的话,波及范围之广,受害人数之多,都是历史罕见的。
可以说有非常多的人都会说这次瘟疫是导致明朝覆灭的直接原因,我这样说的话,恐怕大家应该会对于它的严重性能够认识的更加的清楚,一次瘟疫就导致了一个王朝的覆灭,有人会说我这样说太过于夸大其词。
但是你如果翻阅当时的史料的话,史料中说“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这么宽广的范围之内,都是这场瘟疫发生的地方,可以说这次的灾难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当时对于伤亡人数的说法是”十室鲜脱一者“,意思就是说,生存概率十分的低。
古代的条件当然是没有,我们现在的条件这么的好,他们往往是一人感染了瘟疫,基本上全家都会被传染,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整个村子,甚至整个县的人都会死光,加上我们都知道明朝末期的话,对于各个地方的管控能力也是在下降,这样的话,对于疫情防控和阻隔产生了非常大的困难,出现这样惨烈的场面,其实也是可以预料的。
如果你对于历史有过一定了解的话,你会发现在这场灾难之后,李自成率领他的部队占领了大明王朝的多数地方,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这场文艺是造成大明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
综合上述,我们大家就应该可以了解到这场瘟疫究竟是多么的严重了。
建安二十二年,在史书上仅仅一笔带过,可能是平静的一年。可如此平静的背后,也许是那一年的恐怖。东汉汉献帝在位期间,疫情频发,从公元204年持续到公元220年,可谓是民不聊生,也正是由此,汉献帝后,进入三国时期。据曹植《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历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刘备和孙权联军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北回,孙权和刘备各自夺取荆州部分,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对于曹操失败的一重要原因,《》中却没有提现。《三国志》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可见,曹操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军队中突发大型瘟疫。
唐天宝十三年,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南诏坚壁清野,唐军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什死七八”,留下了“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的惨痛记忆。次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金朝末年,公元1232年,蒙金之战,京城“大元兵围汴,加以大疫,汴城之民,死者百余万,后者观焉。”19年后,汴京再次遭难,天兴元年(1232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金史·哀宗上》)。对1232年的事,李杲在其《内外伤辨惑论》卷上亦有记载:“向者壬辰改元,京师***,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而同时,大疫亦是战争的后遗症,它常与饥荒并行,更进一步造成灾难后果。12***年“河间之乐寿交河疫死六千五百余人”。同年,“真定顺德河间旱疫”,“般阳饥疫”(《元史·成宗二》)。
明末清初之际,1641-1643年“京师(今北京)大疫,死亡日以万机。”直接导致明朝在北京的守城军队人数日益骤降,严重缺额,在李自成的农民军进攻时一触即溃,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
1910-1911年,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受***病毒疫情影响,大家这个新年过得真可谓是提心吊胆。虽然疫情严峻,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医疗、科技比较发达的现代社会之中,在恐慌同时,也坚信此次疫情必将被战胜,需要的只是时间。但是,在医学、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如何对抗瘟疫呢?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温疫论》一、中国史也是战疫史根据中国中医研究院最新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每次疫情,都能让当时的社会为之战栗。但是,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因为,我们庆幸拥有伟大的中医药,与瘟疫展开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并无数次救民族于危难。可以说,中国历史也是一部战“疫”史。也正是那一场场瘟疫,推动着中国防疫和卫生制度化的进程。二、古代***如何抗疫在中国历史封建王朝,各朝代行政体系并不健全,但是撑得比较久的几个封建王朝,都意识到控制疫情对于维持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一旦疫情爆发,***都不敢马虎。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视,不及时部署有效的控制方案,瘟疫就会反过来加速王朝的崩溃。北宋时期,168年中至少有59年发生过疫灾。一出现疫情,***通常都会选派各地最好的医生赴疫区救助,药费由朝廷无偿埋单。如太宗淳化三年(992年)5月,京城汴京发生疾疫,朝廷命太医局选了十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到疫区救人。中央如此重视,地方官员自然也不敢怠慢。明清两代前期和中叶,统治者对瘟疫的重视与宋代并无出入,明代官员甚至为了要不要用祈祷和巫术来治灾吵得不可开交。碍于医学条件,各地都因瘟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疫情仍能通过***强有力的干预和管理(迁移人群、隔绝疫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清光绪21年(1895年)后,爆发了京师直隶大疫、l902年黑龙江瑷珲霍乱流行、1910年东北鼠疫三场大瘟疫。清***一开始设立了四处临时官医局应对瘟疫,抠门的慈禧出了一万两银子赈灾,其他均来自社会的捐助。但当时的***无行政效力可言,与笼罩在头上的瘟疫和各地暴乱抗争几年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于给[_a***_]画上了句号。三、现在我们如何抗疫离我们最近的一次疫情是03年的非典,全国共感染5327例,死亡349例。非典疫情发生后,***院于2003年5月9日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各级***从人事、政策、法律、***、医疗、教育、交通、体育等多领域,对疫情进行全面的防控,得以最终击退SARS。如今,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党中央立刻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各地可谓手段尽出:从大喇叭方言广播到无人机空中巡查,从社区封闭式管理到交通工具设隔离区,从口罩预约购买,到暂停限号、严厉打击犯罪等,在确保尽可能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力量也积极参与到抗疫大军中,山西爱心企业振东制药第一时间召开应对会议,要求营销一线统计医院紧缺物资进行免费赠送;生产一线加紧生产疫情相关产品;商业一线合理安排物流免费配送。目前振东制药已向湖北、甘肃、广东、内蒙、山西等地的124家医院和卫生机构进行捐赠,捐赠复方苦参、银翘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中药饮片、中药消毒洗手液等疫情防控产品;在市场货源紧缺涨价的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各类渠道购置捐赠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消毒液等急需物资;还根据国家卫健委推荐的处方,振东制药紧急***购原料,加班加点生产出中药抗***颗粒32.5万袋,捐赠给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截至2月7日,共计捐赠药品和物资1660万元。
四、抗疫中的思考从中国历史的脉络梳理下来,每个时期都难以避免瘟疫的出现,***入侵确实防不胜防,但值得关注的是,每次瘟疫过后,也会是社会发展的契机。03年非典过后,我国公共医疗设施、医疗水平、对抗传染疾病的能力迅速提升,疫情期间线下商贸的萧条,也导致了线上交易开始频繁,淘宝等一系列电商开始崛起。这次***肺炎疫情过后,相信我们的医疗水平会得到一次重大提升,百姓的健康保健意识也必将进一步加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十大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十大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8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