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月5日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3月5日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25年 1月15日 广东革命***出兵征伐陈炯明
1925年 10月14日 广东革命***东征军攻下惠州
1925年 10月15日 浙奉大战爆发
1925年 10月26日 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争爆发
反奉战争,又称国奉战争,1925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的吴佩孚在武汉就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发动反奉战争,图谋东山再起。
孙传芳响应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11月22日,奉系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在直隶滦州倒戈,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迅速回师占领山海关、锦州、新民等地,直逼。
二、1月2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三、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他在逝世前夕”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国共两党组织各界民众进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
四、6月23日,在广州英国海军陆战队向***的中国人开枪、开炮,打死59名中国人,重伤者百余人,造成沙基惨案
是1998年那年的夏天!江西的九江是遭遇了不小的打击!我们湖北也好不了哪儿去?我们镇上的双沟大堤就泄洪了!淹了好几个村,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竹林墩村!当时的一些老爷爷老太太舍不得离开住了几十年的房子!灾情就是命令!镇上书记,镇长带人驾着机船,去百姓家中把人给抢了出来!因为地势低洼,只得把人往高速公路上撤!住帐篷,吃着***送来的粮食,蔬菜!后来所有住在低洼的百姓都迁了上来,住进了***做的新村!
1860至1870年春夏之间在长江的中上游地区,小冰期后段变暖的大趋势和个别年份强势的冷空气频繁活动,与强劲的西南季风交汇,很可能是这两次大洪水形成的原因。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洪水,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游平原湖区约3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淹,嘉陵江各河沿岸、重庆至汉口长江沿岸城镇农田普遍遭到淹没,合川、万县、丰都、宜昌等县全城尽成泽国。宜昌以下,圩堤普遍溃决。荆江南岸公安县“大水溃城淹平屋脊”,监利以下荆江北岸堤防多处溃决,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一片汪洋。全国各省189个县受灾;
说到1870年洪水,位于宜昌市三斗坪镇的黄陵庙是首当其冲需要重点介绍的,因为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庙(我国号称数千年历史的古庙很多,但是多半都不可靠,黄陵庙的历史就非常靠谱:庙内的碑刻从三国的诸葛亮到北宋的欧阳修,传承有序,历朝文献记载因有尽有,至于文人墨客的文字记录那就更多了)承载了太多、太久远的历史,比如各个历史时期的洪水。
历史上记载的长江发生的大规模的洪水有很多次的,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当时处于西汉初期)至1911年(这个我们就清楚了是清朝末期)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14次。
公元1499年至1949年的450年间,湖北省境内江汉干堤溃口达186次,要说特大的一次就是发生在公元1870年的一次。
公元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年)发生在长江上、中游的一次特大洪水。从公元1000多年之后,发生的多次大供水,至20世纪的5次大洪水中,以公元1870年的洪水最大,是长江发生洪水自记载以来的罕见的大洪水。
据不完全资料,四川约20个州县、湖北约30个州县、湖南20余州县遭受严重洪灾,两湖平原一片汪洋,受淹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损失惨重。江西、安徽也有一定灾情。
在1870年的6月,汉江流域和鄱阳湖一带连降暴雨。中下游地区连续降雨。7月上旬暴雨中心移至长江上游,嘉陵江上游和重庆到宜昌之间连续降雨七昼夜。
7月中旬长江中游又普降暴雨,江水猛涨,出现了800年以来最大的洪水,7月17日至20日之间,宜昌最大洪峰流量达10.5万立方米/秒。15天的洪水量是***5.1亿立方米,30天的洪水量达到了1650亿立方米。
这次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广、强度大、历时长。整个暴雨过程约为7天。
最大三天洪水流量达282.4亿立方米,是长江多年平均流量的4倍,相当于黄河年平均水量的70倍。
此次特大洪水导致的灾情十分严重,损失之巨,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主要受灾地区为四川、湖北、湖南等省。
当时长江上游有数十个县(州)城被淹没,奉节水退后城中淤泥高数尺。中下游有五六十个县(州)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
1998年的洪水,主要发生在长江、嫩江、松花江等。长江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样是150年来最严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受灾最重的是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这次受灾面积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亿元。
经事后分析,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原因造成的。荆江以下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60d洪量对比表明,1998年洪水总体上小于1954年,在本世纪已发生的3次全流域性大洪水(1931、1954、1998年)中列第2位。
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高洪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1、1998年分蓄洪量与1954年相比大量减小,1954年长江中下游分洪溃口总量达1023亿立方米,而1998年只有100亿立方米;
2、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平方公里,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立方米以上。
总结经验主要有:汛前准备充分;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水库调度,科学抢险;依法防洪,严格执法。灾后反思,应抓紧做好以下工作: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
根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185年(西汉除)至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间,长江较大洪水灾害次数就高达两百多次,历史上几次特大洪灾如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月5日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月5日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