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80年代的历史***,80年代的历史***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80年代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80年代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七八十年代抗日战争片,主要是抗日的,有推荐的吗?
  2.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

七八十年代抗日战争片,主要抗日的,有推荐的吗?

七八十年代上加映的抗日影片太多了举不胜举,我认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地道战》巜地雷战》这两部抗日影片,这两部影片大力地赞扬国人在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高度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抗战方针战略决策。全民参战痛击了日寇,赶走了日本强盗。

1.《西安事变

80年代的历史事件,80年代的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小兵张嘎》

3.《亮剑》

4.《血色玫瑰》

80年代的历史事件,80年代的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火线》

6.《地道战》

7.《抗日冲锋队》

80年代的历史事件,80年代的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8.《夜幕下的哈尔滨

9.《生死线》

10.《历史的天空》

由于现在的抗战神剧太多,已经不敢看抗战片了。反而是过去的一些老电影更有吸引力。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董存瑞这都是老片子。80年代的有小花,血战台儿庄,连续剧主要是李幼斌主演的亮剑。个人意见而已。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祸从口出的***?

谁能想到,大唐年间,几个年轻人日常里的一番吐槽,最终害了自己的性命不说,还直接坑了一代女皇武则天,让其退休的年龄,直接提前了好几年。

这恐怕是唐代时期,影响力最大的祸从口出了。

***,长安元年的一天,三个年轻的皇室成员,在府邸之内聊天。

年轻人嘛,又是在私密场所,因此聊得比较随意。聊着聊着,有人忍不住吐槽了一下对当今圣上武则天的看法,而武则天当时在皇室内的人品,大家也都懂的,暗地里跟着骂几句,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本来几人也就是在背地这么一说,发泄一下,平时明面上也都是乖乖仔,然而谁能想到,隔墙有耳,这么隐秘的话,最终竟还是传了出去。

这话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随即便引起了一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走向的惨剧。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之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

当年被逼***的这三位年轻人,当时的年龄都不大,李重润(19岁),李仙蕙(16岁),武延基(21)岁,英年猝逝,除了逝者的不甘之外,更多的是其身后的家长、朋友们的悲伤。

而这三个人的身份也是非同寻常,李重润是唐中宗的长子,皇太孙,武则天的孙子一辈,毫不夸张地说,未来最有资格继承李唐皇位、第三梯队领导人,便是他。

李仙蕙是中宗的第七个女儿,他所嫁的夫婿武延基则是武承嗣的儿子,在李家、武家之间徘徊许久的武则天,如果一旦下决心将皇位传给武家的话,武延基便是未来皇太子的大热门人选。

1960年大队在地里开生产现场会,那时没有手机,记者们背着照相机,带着摄影机,当记者问一位老农民,“老人家,你们现在产量那么高,亩产上万斤,食堂吃饭不要钱,这生活太好了。”老农民就说了一句,前三天我们就把周围十几块田的谷子集中到这块地了。如果都有这种好事,那前三天就不会饿饭了。上级领导和大队主任听了脸色很难看。等现场会结束,领导和记者们走后,这位老农民三天没吃上饭。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这句话是晋代思想家傅玄总结的,当真是至理名言呐。病从口入不去说了,这祸从口出,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就倒在这张嘴上

估计最有名的当属“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了

说是当年某天雍正皇帝上班上累了,出了紫禁城散散心

这一路就散到了一条街上,看到某家书店生意兴隆,也就进去瞅瞅。皇帝微服散心,也到没啥,京城治安还是蛮好的,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二愣子啥的惹是生非,让雍正来个扮猪吃虎替天行道开心一下

这一点呢,讲真,雍正比乾隆强多了,他儿子乾隆每一次私访,总会遇到一些事,最后亮明身份黄袍加身让惹他的二愣子大惊失色人道毁灭,完事了还收获美女一名充进内宫,生活美美的

只是,古人说天有不测风云,又有人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能活到五更天?

就在雍正像个常人一样看书时,门口刮起了一阵风,这风吹进店里,把书页吹的哗哗作响。这书店某个看书的书生,估计是气数尽了,随口说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好嘛,当着大清皇帝的面,说清风不识字还乱翻书,你是嘲笑我大清是蛮夷么?店里微服的雍正爷当即命令隐随的护卫把这书生绑了,送去府衙

最终,这书生被砍了脑袋,还牵连了很多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80年代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80年代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