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转基因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转基因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引进推广转基因来龙去脉如下:
第一、我国耕地面积有限,18亿亩的耕地底线岌岌可危,而且耕地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留给经济作物的面积并不多,而在有限耕地上必须种植亩产高的品种,目前非转基因黄豆,亩产量最高只有300斤左右,而转基因黄豆的产量是非转基因黄豆的5倍之多,产量达到了1500斤。
第二、粮食安全,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高达83.7%,高于铁矿石的82.3%,72.3%的石油、42%,在我国大豆主要用作食用、榨油和饲用,榨油以后的豆粕用作饲料生产原料,从某种程度上说大豆的价格会直接影响食用油猪肉、牛肉、鸡肉、鸡蛋的价格,这可是直接关系到民生。所以我们不得不扩大种植产量更高的转基因大豆以减少对外依存度。
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确实很无奈,为了减少对外依赖,被迫在国内扩大转基因种植。
转基因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土地***短缺、病虫害频发、粮食产量低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探索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和抗病能力。
1998年,我国开始引进转基因抗虫棉,这是我国首次引进转基因作物。随后,我国陆续引进了其他转基因作物,如转基因水稻、玉米等。
2002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2006年,我国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加工、销售、进口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也越来越重视。2013年,我国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批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之一,但是在推广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我国仍然非常注重安全性和风险评估,严格遵守国际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中国引进和推广转基因技术的来龙去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和***:
1993年: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领域。
2001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
2004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水稻的试验种植,但没有批准商业化种植。
2008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玉米的试验种植,但没有批准商业化种植。
2009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番茄的试验种植,但没有批准商业化种植。
2015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
2019年:中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马铃薯的商业化种植。
中国引进转基因是为了更好的研究转基因是农业科技导向。一般引种都用于育种工作,培育中国特色的品种。现在转基因食品我国都有严格的控制,食品包装上要明确表明,决不决定买要看消费者自己的态度。目前还没有发现对人类有害。转基因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例如抗虫棉,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但是对于食品,现在还是处于很大的争议中,需要很长时间来验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转基因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转基因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