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洛阳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洛阳伏牛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2、伏牛山是中国河南省西部的一座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东西长近200公里,西北-东南宽约70公里,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伏牛山主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境内,海拔2215米,是河南省的最高峰。
3、山中有尧山、老君山、白云山、嵛山四座国家5A级名山,所以说伏牛山是河南第一山一点也不为过。尧山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伏牛山以东,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
4、伏牛山大部分山脉是在洛阳、南阳境内,山势异常高峻雄伟,鸡角尖的海拔2222米,是伏牛山最高峰,整个山脉构成了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开发出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内乡园区、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峡园区、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南召园区、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园区、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县园区等6处地质公园。
主要旅游景区:中国栾川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尧山、老君山、白云山、_岈山以及宝天曼、老界岭、鸡角尖等景区。
伏牛山旅游***丰富,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众多荣誉称号。景区内有许多著名景点,如老君山、白云山、天池山、石人山等。
八百里伏牛山的介绍八百里伏牛山,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横跨四川、陕西、甘肃、贵州四个省份,是中国著名的大山之一。伏牛山全长约800公里,主峰海拔近4000米,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
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主要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00余公里,宽约40—70公里。
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为淮河与汉江分水岭。
伏牛山脉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南部,地处中原腹地,绵延八百余里,属秦岭山脉东段。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米。西北-东南走向。西北接熊耳山,南接南阳盆地,东南遥接桐柏山。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分水岭。
河南伏牛山在哪南阳市、西峡县、桐柏县、内乡、丹粉沟、二道沟、信阳、驻马店等。伏牛山是中国西南部的一座山脉。它与东秦岭支脉南阳东南部的桐柏山相连。
从此,万斤铁牛就留到了河南,天长日久,变成了八百里伏牛山。据说送赶山鞭的白胡子老头儿,是天上的太上老君。见秦始皇***太多,为了搭救老百姓,才把宝物送到人间。
传说秦朝的时候,中国人多地少,有的地方只好在石板上堆土种庄稼,收获的粮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穷人经常忍饥挨饿。而官府不是抓丁,就是搜刮钱粮,百姓没有活路,到处都是造反的人。
心里老是怯乎王莽撵过来,对大青牛说:“青牛呀,你就变座山,挡住王莽过不来。” 青牛呼哧长出一口气,卧下就再也没有起来,变成了一座山,人都叫伏牛山。
要是想挖山,得有二郎神的神斧才行。”大禹听后,就向二郎神借来了神斧,运足气力劈开了万安山。万安山被使用神斧的大禹劈开后,河道疏通了,原本连在一起的山峦也裂开了,形成了后来的嵩山和伏牛山。
伏牛山脉是秦岭延伸到河南省的一条主要山脉,大致呈西北— 东南走向,长400余公里,宽约40~70公里,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
河南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6县境内,面积56024公顷。
这6个保护区分别于1980年和1982年经河南省人民***批准建立,经规划调整后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于19***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云岩寺为唐代高僧自在和尚所创立,兴盛与明代,衰亡于清朝,完全毁灭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和“文化大革命”。
年11月4日解放,11日建立南召县人民民主***,县城迁移李青店,旧邑改为云阳镇。南召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县境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历史上称为北扼汝洛,南控荆襄的咽喉,为历代兵家所必争。
朱晖,河南南阳(今河南南召县)宛城人,出生于公元前5年,他的父亲曾是七品县令,为官清正。约在朱晖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从此家境败落。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南召县人。他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 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众方,著《 伤寒杂病论》,造 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