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发生于北魏,②发生于唐朝,③发生于西晋,④发生于西汉。西汉最早、唐朝最晚,④应排在第1位,②应排在第4位。A项正确。
2、第二步,①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3、【答案】:B A项错误,欧洲联盟的成立早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项错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项错误,罗马大角斗场的建成要远远早于巴黎圣母院的建成。
4、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鸣惊人对应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楚庄王。三家分晋指的是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
5、所以正确顺序是: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血战黄河。故C项错误,排除。
6、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是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1、②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
2、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
3、C项错误,***盛世属于唐代时期,应该处在焚书坑儒、文景之治后面。D项正确,焚书坑儒是秦代发生的,文景之治是汉代发生的,***盛世是唐代发生的,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发生的。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B 靖康之变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崖山海战是南宋与蒙古的最后一次大决战,显然B项***顺序是正确的。其余三项顺序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A 齐桓公称霸是在公元前681年,商鞅两次变法分别是在公元前365年和公元前350年,秦统一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故A选项排序正确。
【答案】:A 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因文景之治先于司马迁修《史记》,王安石变法先于岳飞抗金,安史之乱后于黄巢起义,所以选A。
【答案】:C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辛亥革命开始于191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
C项,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发动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变法活动;戊戌变法是发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C项排序错误。
、王莽篡汉【公元9年】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黄巢起义【公元875年】、安史之乱【755年】杯酒释兵权【公元960年】、岳飞抗金【公元1126年】、王安石变法【公元1068年】综上所述,比较得知:正确答案为“A”。
戊戌变法发生于晚清时期。商鞅变法早于王安石变法,故时间排序错误。D项错误,贞观之治发生于唐朝时期,文景之治发生于西汉时期,康乾盛世发生于清朝时期。文景之治早于贞观之治,故时间排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1、马关条约(1895年)——戊戌变法(1898年)——五四运动(1919年),A错。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戚继光抗击倭寇(1560年左右)——郑成功***(1662年初),B对。
2、【答案】:A、B、C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发生在1927年8月1日,中国***打响了武装反抗******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3、【答案】:A 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因文景之治先于司马迁修《史记》,王安石变法先于岳飞抗金,安史之乱后于黄巢起义,所以选A。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