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作慰庭),号容庵,汉族人,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知名的政治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袁绍 袁绍(?-202年6月28日 ),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濮阳古今名人及他的事迹商鞅:战国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孙鞅、卫鞅,卫国(今河南濮阳)人,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38年。商鞅是战国时没落贵族的后裔。他从小就好刑名之学。
刘备占领益州后,庞羲转投至蜀汉效力,官至左将军府司马。由于其后期事迹史料之中没有记载,其最终结局也不得而知。第六位:袁綝。袁綝,今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禹州市人。
贺若弼 544年~607年 隋朝 河南洛阳 贺若弼出身将门,少有大志,擅长骑射,博闻强识。初仕北周,追随齐王宇文宪,封当亭县公。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地区,封襄邑郡公。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详细】侯方域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家,散文三大家之明末“四公子”之复社领袖。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在洛阳诛杀朝官的一次***。***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至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军的一次重要作战。
几千年来,做为自古帝王州的洛阳,印证了众多历史***,迎送一百多位君王、成千上万的文人雅士,也经历了多次的兵火毁损,司马温公说得对,若问古往今来兴废事,待君只看洛阳城。
历史上洛阳被屠城**两次**。第一次是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期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并在临走前焚毁宫殿、官府、民宅,致使洛阳周围200里内尽成瓦砾,此为洛阳西周成周城建成之后第一次被焚毁。
洛阳的历史故事:洛阳牡丹 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以“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传于世。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洛阳牡丹有一百多个品种,而且有不少珍稀名贵的品种。
洛阳历史上发生过以下地震: 公元前1767年,洛阳东南发生6级地震,震中裂度为8度。 公元前519年,洛阳附近发生 5级地震,震中裂度为7度。 公元119年,洛阳发生6级地震,震中裂度为8度。
1、现代行政区划变更 曹操、华佗都变河南人专家最新考证发现:曹操和华佗故里均在河南长期以来,关于曹操和华佗的故里的,史书上都称是在“沛国谯郡”,即今天的安徽亳州。
2、刘武:汉文帝次子,汉景帝亲弟弟,封梁王,史称梁孝王,曾筑梁园,死后葬于芒砀山。陈寔:汉末颍川人,曾任太丘县令,成语“梁上君子”出自他对窃贼感化教育的事迹,参见《后汉书·陈寔传》。
3、陈发洪(1916—1980),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今商丘永城市),开国少将。 1923年随父母逃荒至安徽省霍邱县落户。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
4、孙殿英出身贫寒,父亲早年被清朝官吏害死。孙殿英开始闯荡江湖,广结流氓恶棍,军警胥吏,还加入封建会道门组织,成为恶势力的一个头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6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