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下令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运输军粮,因为当时秦始皇是要派兵征服南越需要打开这条通道节约时间成本。这里的南越是指今天的广东省、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福建、湖南、、云南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后,为了开疆扩土,秦始皇令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南越人作战。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察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
原因: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为了运输的需要。
开凿于秦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中国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灵渠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秦代)。横亘湘、桂边境的南岭山势散乱,湘江、漓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灵渠是一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10年间,是连接河南省洛阳市和河南省安阳市的一条人工渠道。它不仅是一项中国古代工程奇迹,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县境内,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的兴修,是秦代南北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创举。
据史载,灵渠是秦始皇命令史禄主持修建的,但民间却有自己的说法,那是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民间传说这三位将军就是灵渠的设计师、工程师和施工的总指挥。
灵渠 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五十万南下,平定“百越”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