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 孔子,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的河北曲阳,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
2、樊腾凤,河北邢台人,明末清初音韵学家,著有《五方元音》。 5纪晓岚,河北沧州人,清名臣,《四库全书》主编。 5曹雪芹,祖籍河北,伟大的文学家。 5张之洞,河北沧州南皮人,洋务运动重臣。
3、王少奇(1912-1944),河北香河人,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 3杨小根(1922-1944),河北博野人,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44区队2小队副队长。 3高小安(1916-1944),河北滦县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1区队副区队长。
4、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
5、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纪念碑,碑上刻着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影响 根据董存瑞的事迹有很多艺术创作,有以董存瑞命名的电影、歌曲和笑话。
1、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字文仲, 邢州尧山县(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五代时期后周开国君主(951~954年在位),顺州刺史郭简之子。出身将门世家。
2、扁鹊:战国神医,原名秦越人,赵简子封其于今邢台内邱蓬山一带。李牧:邢台隆尧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赵国后期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李渊:邢台隆尧人,唐朝的创立者,庙号为唐高祖。
3、历史名人[尧]:上古五帝之一,晚年建都柏人城(今邢台隆尧柏人城遗址),并于宁晋尧台禅让于舜。[祖乙]:商代国王,在位时迁都于邢台,使国运中兴,史称中宗。[邢靖渊]:即姬苴,周公第四子。
1、漳卫新河原名鬲津河,是大禹治水时开挖疏通的九河之一,1955年扩挖改造,与其上游的四女寺减河统一命名为四女寺减河。原四女寺减河是一条长度只有十多华里的行洪河道,上接卫运河,下连鬲津河。
2、为古黄河故道,唐代以来多次疏浚。1963年出现历史上罕见洪水,流量达1 290立方米/秒。1***1年—1***3年又行拓挖,设计流量为3 500立方米/秒。系泄洪为主、灌溉为辅的人工河。
3、漳卫河全长400多公里,其中干流河道长345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漳卫河的前身基本上是隋代大运河的永济渠,在曹操开凿白沟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天然河流和早期黄河故道加以联缀而成。
1、***寺,又称“东大寺”,位于邢台市桥东区***北路北88号,始建于后赵石勒年间,是禅宗二祖传钵之地和七祖神会***驻锡之地,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大***一宗”又称“贾菩萨宗”的祖庭。
2、邢台***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州北路中段。***寺为唐***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的驻锡之地,元代***寺院。
3、***寺为历代名刹,唐***年间初建时,名声大噪,为我国北方香火鼎盛之最。五代时天竺(印度)高僧空本在后梁乾化年间(911年--915年)曾在这里翻译佛经,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4、带着了无穷的遐想去探索***寺的历史。据《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五记载:锺离权,邢州***寺一僧院壁,有五代时隐士锺离权草书诗二绝,笔势遒逸,诗句亦佳。诗曰:得道真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
解放后: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为太行区直辖市。1948年属华北人民***。
邢台在历史上曾两次建都。秦末农民大起义,六国旧贵族张耳建立赵国,都城设在信都,即今邢台。魏晋南北朝时,羯族人石勒统一北方,于公元三一九年,建立后赵王国,设都在襄国。
邢台市在春秋时期曾为古邢国之都邑(见《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赵成侯据邢,在此高筑檀台(《史记·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
春秋末期辗转属晋。战国时期属赵,赵成侯立邢为信都。秦置信都县,属巨鹿郡(治邢台平乡),今邢台辖县均属巨鹿郡。秦末汉初,信都为赵国国都,赵歇、张耳先后据此称赵王,巨鹿大战后,项羽改信都曰襄国。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历史,历史上曾为国都约610余年,为府建置650余年,为州建置660余年,为郡建置近400年,新中国革命时期,邢台为河北省第一座解放的城市。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是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先后做过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五个朝代的国都。
1、年,与村人孙邦呈等改革开花机与纺机,试将腈纶角料开花纺纱,经多次试验后,开出再生花,又经阿茶以手摇机纺成再生腈纶纱。坚韧有光泽,受到顾客欢迎。她遂在新西河桥头摆摊专售腈纶双纱与腈纶毛线。人称第二个黄道婆。
2、年属土山区,1957年建胡圩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新河镇。
3、年建卫星公社,1959年更名为茶山公社,1981年更名为白沙埠公社,1984年设镇。
4、乡人民0驻地新河村新津移民集镇,距新县城陆路40千米,水路34千米。云故路横贯境内4个村。 [建置沿革]新津乡明朝属居仁乡仁慈里新军镇,为通施夷南路要冲。清朝中叶为五间甲。清末民初属五龙乡。从民国19年起分属普安、故陵两乡。
5、年下辖枫龙、山口、严坪、新河、上冲、彪佳、易家、田心、清溪、火厂、小坑、白沙、黄草坪、潭湾、皇碑、册田、横岭、鹤冲、排前、石马、乌石、凤凰岗22个行政村。
6、陡岗镇是楚文化的故乡之一,有着悠长的历史。经专家对新河村出土的罐、杯、鬲等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先民此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陡岗为古轸国的一个军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6229.html
下一篇
荆轲人物传记-荆轲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