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一九一八年生于湖南长沙。天津南开大学肄业(一九三六~一九三八),期间及战后,曾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自成都中央军官校毕业后(一九四零),任陆军第十四师排长及代理连长。
黄仁宇(1918——2000),黄震白之子,祖籍中国湖南长沙,后入美国国籍,著名历史学家。《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
1、有意思的是,我们以为黄仁宇先生要介绍张居正了。不好意思,黄仁宇讲起了万历皇帝。黄仁宇讲万历因为立嫡问题,与群臣产生嫌隙,最后***不上班。黄仁宇讲申时行在当糊工匠。黄仁宇讲东林党人之间的争论,黄仁宇甚至又把正德皇帝翻出来说了一通。
2、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运动,就把我们的研究带入了新的境界。对于其“大历史”,黄仁宇还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长日坐在地球上,就觉得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动的,地是静的。
3、换句话说,“大历史观”就是把历史当做一个整体系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察一个民族的起落浮沉,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4、黄仁宇说:“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
5、《中国大历史》是历史学家黄仁宇体现其“大历史观”的一部专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内容,分析中国历朝发展的问题,从欧洲的历史,以至经济学都有利用。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
6、在中国历史的学术研究方法上,黄仁宇博士不同于西方大部分的学者。他认为,西方式的学院分工方式无法适用于中国文化的综合研究,因此,西方观察家通常不是将中国视为“白雪公主”,就是看成“老巫婆”。
1、1980年,62岁的黄仁宇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因为已经太久没著作发表了。
2、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
3、之后,曾在南伊利诺伊大学任教,1968-1980 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教授,还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研究工作。
4、年,黄仁宇在密歇根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赴南伊利诺伊大学短暂任教后,于1968年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聘为亚洲研究系的教授。如果没有意外,他会在一张平静的书桌边度过自己的余生。
5、黄仁宇的作品主要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等 黄仁宇的名字因《万历十五年》而被国内大众广泛知晓。
6、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