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九原的近代历史***-九原是哪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九原区文化的历史故事简介

长城、秦长城、汉代古城等历史遗址至今保留,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无不与九原相关。

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秦朝公元前212年开始,历时两年修建了从国都咸阳附近的甘泉宫直达九原城的长约700公里的直道。

蒙恬北筑长城的故事:公元前215年,蒙恬从咸阳出发,经过云中、九原,出长城沿着边墙向北,到达了上郡。他遇到了王昭君的弟弟王歙,命令他在边塞上戍守。王歙便带着人马,到北边去防守。

九原的近代历史事件-九原是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西藏的历史故事: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九原的近代历史事件-九原是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九原区的历史沿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因为九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成为36郡之一九原郡。此后,汉、唐等朝代,都管这里叫做九原郡。这里诞生过很多历史人物,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就出生于九原郡。

九原区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沿革。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设置九原县,隶属云中郡。秦置九原郡,汉置五原郡。隋唐时期属丰州,辽金时期归云内州。1953年,成立包头市人民***郊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999年,更名为包头市九原区。

历史沿革1999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准(民发[1999]22号)将包头市郊区更名为九原区。2000年,九原区辖4个镇、9个乡、1个苏木。

九原的近代历史事件-九原是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战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后,九原是赵国最西部的一个建置,也是现九原区境内最早设置的行政建制。秦朝,区境属秦九原郡管辖,郡治九原县(今麻池古城遗址)。

郡治在九原县(县治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隶属于朔方刺史部。东汉时属于并州,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废。魏晋时其地为鲜卑、羌胡所据。十六国前秦复置,北魏时其地属夏州、怀朔镇。

等到得知曹兵来临,这才仓促迎敌,结果被打个落花流水,四散逃窜!九原之围解除后,曹操继续追击残余势力,歼灭了袁尚和袁熙集团,并平定了柳城地区。此次作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九原区的历史名人

1、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

2、吕布是历史人物,出现在三国志、华阳国志、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演义等书当中。

3、吕布,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后与司徒王允合力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吕布袭取徐州,割据一方。

4、吕布,字奉先,汉族,是东汉末年的一员名将,不仅如此,吕布早年投靠 董卓 , 董卓 死后,吕布顺势接收董卓的势力称为一方割据的军阀,是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

5、吕布(?-198),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

6、包头市的导游词中早就把吕布确定为包头九原人。

国家公祭日鼎文全文

1、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泱泱华夏 , 赫赫文明 。 仁风远播 , 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3、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4、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译文 气魄恢弘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仁爱风仪传远方,威德教化如大道。

5、***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气魄恢弘我华夏,千年文明灿如花。)仁风远播,大化周行。(仁爱风仪传远方,威德教化如大道。)洎及近代,积弱积贫。(延及近代苦难始,积贫积弱陷沼泽。

关于九原历史故事100多字!急!!!

1、秦皇沙丘病,死于九原游 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秦朝从公元前212年开始,历时两年修建了从国都咸阳附近的甘泉宫直达九原城的长约700公里的直道。

2、早在战国的时候,赵武灵王就在九原设置了九原邑。赵长城、秦长城、汉代古城等历史遗址至今保留,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无不与九原相关。

3、蒙恬北筑长城的故事:公元前215年,蒙恬从咸阳出发,经过云中、九原,出长城沿着边墙向北,到达了上郡。他遇到了王昭君的弟弟王歙,命令他在边塞上戍守。王歙便带着人马,到北边去防守。

4、从战国至唐朝,包头境内曾几次建筑过一些古城。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

5、“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