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纪晓岚讲述历史***的书-纪晓岚历史故事

本文目录一览:

纪昀的著作有哪些

1、其《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

2、《四库全书》《阅微草堂笔记》纪昀(17226-180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

3、《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

纪晓岚讲述历史事件的书-纪晓岚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纪昀一生除编篡《四库全书》外,其所著《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也流传下来。

5、纪晓岚著作有如下:《四库全书提要》:是由纪昀、清永瑢主编的丛书,是内容丰富、较系统的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

6、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讲述历史事件的书-纪晓岚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纪晓岚写的书

1、《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即1789年、至嘉庆三年即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

2、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3、纪晓岚参与编撰的书本叫《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整套书收録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一部分古籍(一部分被列为***),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纪晓岚讲述历史事件的书-纪晓岚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代表官方编纂的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个人的是《阅微草堂笔记》。

5、纪晓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谦卑的人,并且直言自己不敢著书,但是纪晓岚的一生中的著作却又是极为的丰盛的。纪昀的著作中有他以当官的身份领导编著的《四库全书》等著作,也有以他自己的名义写就的《阅微草堂笔记》。

6、槐西杂志》四卷, 《姑妄听之》四卷, 《滦阳续录》六卷 《纪文达公遗集》 ,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

乾隆年纪晓岚编的史书叫什么名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为清朝文言短篇志怪***,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 。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纪晓岚)等360多位***、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3年5月1日,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由总纂官纪昀(晓岚)穷毕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一流学士成书于公元1782年3月12日。

《四库全书》全称叫做《钦定四库全书》,这是我国最大的文献丛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

纪晓岚著作有如下:《四库全书提要》:是由纪昀、清永瑢主编的丛书,是内容丰富、较系统的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

哪一本描写纪晓岚的书比较好?

1、有《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五种笔记***的合集。其中有《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集《滦阳续录》。

2、有好几个人写过纪晓岚:1,《纪晓岚全传》(公木)内容简介 清代乾隆年间,我国出了一位遐迩闻名、远近皆知的风流才子,他就是顶顶大名的纪晓岚。

3、什么叫蝇头小楷呢?就是把毛笔字儿写得跟苍蝇脑袋那么大。这套书抄了多少日子呢?要说也不算多,才十年!啊?还不多哪!纪晓岚这个人哪,有才学,好诙谐,博古通今,能言善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