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李密年轻时听说包恺在缑山,就前去拜他为师,他骑在牛背上,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刚好在路上看到,骑马跟在他的后面问他为什么这样勤奋。
”于是,宇文述就去跟李密说,将其免职让他回家,李密并没有因为失去职位而沮丧,而是想回家之后,好好读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李密牛角挂书典故 有一次,李密骑着个牛,出门去看一个朋友。
几天后,宇文述对李密说:“你祖上几代都是朝官,你应当从才学方面去寻找出路,何必做警卫呢!”李密就辞去职务,发愤读书,一天,他骑着牛去缑山,牛角上挂著一部《汉书》,他边走边读,被越国公杨素碰见。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李密用薄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挂牛角】 宋·苏辙:“晨耕挂牛角,夜烛借邻牖。”宋·陆游:“读书时亦挂牛角,对酒正须持蟹螯。”【挂汉书】 清·钱谦益:“垄上应使群儿笑,牛角争教挂汉书。
1、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2、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3、杨素与李密交谈了一会儿,发现李密谈吐不凡。回家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时才能,都在你们兄弟之上,你们可以和他交往一下。”后来杨玄感果真前来结交李密,两人成了朋友,这就是牛角挂书的故事。
4、《牛角挂书》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
5、买臣负薪 朱买臣靠砍柴卖柴维持生活,经常背负柴薪,讴歌道中,至五十岁才拜为会稽太守。后遂用“买臣***樵”指未遇时劳力贫居的生活;用“五十功名、五十晚贵”等谓大器晚成。
1、历史上的李密是被盛彦师杀的。武德元年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大为恐惧,决定叛乱。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
2、被盛彦师杀死了。李密之前带领的瓦岗军,猛将如林,他自身也有一定领兵作战的能力,在那个乱世中已经算是很有两把刷子的人物,盛彦师在得到这个命令后,带兵追击逃离的李密,不过当时两人的部队气焰却完全相反。
3、李密的死法,与宋江被朝廷毒杀如出一辙。 功过是非 李密期月之间,众数十万,破化及,摧世充,声动四方,威行万里。死敌王世充也公众评价李密天资明决,为龙为蛇,不可测也。《旧唐书》以惋惜口吻道:李密降唐时,犹存麾下数万众。
4、玄感败,李密逃亡。十二年,入瓦岗军。同年十月,因李密劝翟让迎击隋悍将荥阳通守张须陀所统精卒,大败隋军,故翟让命他分统一军。李密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乐意为他所用。
5、王世充在洛阳发动***,挟制朝政,乘势袭击瓦岗军。李密大败西走,无处可归,只得率余众降唐李渊。十四年底,李密叛唐,袭据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又南入熊耳山,最终为唐兵所杀,年仅三十七岁。
6、李密因为反叛被杀,被唐朝名将盛彦师在熊耳山斩杀。其实他曾经也有一个辉煌的人生,因为出生于贵族,所以在政治上颇有见解,所以最后才成功的当上了瓦岗军的首领,被人们称作魏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