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和赵姬的儿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时说“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48年正月,生于邯郸”。
2、也就是因为这一记载,世人才会对秦始皇的父亲产生争议。不过介于并无更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所以大家大都还是默认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庄襄王。除了身世存有争议之外,秦始皇的姓氏其实也存在多个说法。
3、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初一(前259年12月17日),赵姬生下了后来成为秦始皇的儿子嬴政。《史记吕不韦列传》如是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
1、《五帝本纪》《五帝本纪》是《史记》的第一篇。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
2、《秦始皇本纪》。根据查询史记信息显示,《史记》中篇幅最长的是《秦始皇本纪》共3万字,最短的是《司马穰苴列传》,有700字,《史记》开创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
3、《史记》。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4、司马迁在《史记》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始皇本纪》,“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5、《秦本纪》:出自《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主要讲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
1、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 仇雠 ,诸侯更相诛 伐, 周天子 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2、原文 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项传说: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 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
1、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有人说他是吕不伟的私生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
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3、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汉民族实际奠基人、旷世难出的伟大帝王、中华人文始祖,别号祖龙、千古一帝。姓赵氏,名政。
4、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6年继承王位,时年十三岁。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
5、儒生又记载,秦始皇一生劳民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可是历史的真相又是什么呢?2006年,考古学家发现,阿房宫根本建成,只有一个地基而已,项羽火烧阿房宫可见并不属实。
6、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0——前210),姓嬴,名政,中国第一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前238年亲政。
《史记》。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秦史》《秦史》作者是20世纪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蘧常先生(1900年-1989年)。本书是一部记载秦朝(包括秦始皇称帝之前的秦国诸君)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6纪(世纪和本纪)、4表、8考和35列传,共53卷。
张分田,《秦始皇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石静,《秦始皇传》,三秦出版社,2013年。唐浩明,《秦始皇传》,乌兰文艺出版社,2013年。
《秦始皇传》是200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张分田。该书是“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之一。
《秦始皇本纪》出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作者司马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