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合川钓鱼城历史***,合川钓鱼城历史***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川钓鱼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在中国历史上,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为什么那么难以攻克?

在中国历史上,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为什么那么难以攻克?

易守难攻的钓鱼城位于合川城区东北约 5 公里处的钓鱼山上,最高处海拔 391 米,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山顶东西部地势倾斜,台地层层,西南、西北角和中部山地隆起,形成薄刀岭、马鞍山、中岩等平顶山峦。整个山顶东西长 1596 米,南北宽 1960 米,山下沟壑纵横、小堡环拱,东面有脑顶坪、梭子岭、孙家湾、簸箕岩、放牛坪、喊天堡、石子山;西南有艾家湾、小白塔;北面有朱家沟、白鹤庵、鹞子岩;南面有嘉陵江畔的黑水函、卷耳子渡口。除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外,最主要的是当时南宋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钓鱼城之战,可以算得上冷兵器时代经典了。当时,蒙古铁骑断断续续地攻打钓鱼城二十余年,非但无功而返,还损失了蒙古主帅王德臣和大汉蒙哥。可以说,当整个南宋一败涂地时,王坚领导的钓鱼城军民,创造了一个守城的神话

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钓鱼城筑于四川合川县境内的钓鱼山上。钓鱼山原本就是一座悬崖突兀、山势险峻的高山,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天险。到1243年时,南宋为抵御蒙古的进攻,选取了多个地点进行设防,而钓鱼城便是在此时修筑起来的。

到1253年时,钓鱼城军民与蒙古军队展开了一场大战。经过殊死抵抗,终于击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蒙古军队回撤后,守将王坚决定加固钓鱼城,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为了加固钓鱼城,王坚调集了当地五个县的军民,前后有十七万人参与。在十几万人的共同努力下,钓鱼城的城墙得到了进一步加固,其厚度由起初的1.5米,加固到了5米。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蒙古人要想攻破这么厚的城墙,是十分困难的。

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加固钓鱼城的同时,守军还不断收集粮草,而且由于城内尚有空地和水塘,还可以随时耕种和渔猎。说白了,即便是蒙古军队将整座钓鱼山围起来,城内的军民还是能够在不与外界联系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坚守。可以说,只要城垣不被攻破,这座城池就是一处坚实的堡垒。

由于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决定再派重兵。1259年时,负责在前线指挥的王德臣被守军的飞石击中,随后身亡。问听痛失主帅,蒙哥汗亲自到前线指挥,但没想到的是,连他自己也被飞石给砸死了。

蒙哥汗死后,蒙古大军只好回撤。此后,蒙哥的兄弟们为了争夺汗位闹得不可开交,基本顾不上再派大军围困钓鱼城了。而此时,王坚则继续率领军民修缮城池,积极备战。经过多年的修建和加固,钓鱼城越来越坚固,这使得蒙古人始终拿这座城无可奈何。就这样,双方在此坚持了多年。

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合川钓鱼城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重庆合川钓鱼古城座落在嘉陵江岸绝壁之上,地势险要,分为外城和内城,城内有众多粮田和水源,周边与大山绵连,攻守自如,易守难攻,加上守军将领带领附近军民坚持抗蒙,死不投降,指挥打仗机智灵活,百姓拥戴,众志成城,蒙哥汗大军围困钓鱼城二十二年,久攻不下,蒙军想用围困方法令守军屈服,城内经常扔出七,八斤的大鱼给蒙军看,气得蒙军吐血。后来蒙哥汗被守军飞雷击中,紧急撤退回蒙,不治死亡,加之蒙古大军出征埃及失败,引起高层内乱争斗。南宋灭亡时,钓鱼城仍独守江南半壁河山多年,蒙军多次劝降,在保证不屠城的承诺下开城投降。

重庆合川的钓鱼城在抗元战争中,经历过,围困断粮、大军压城,***强攻,恐吓威胁等一系列军事手段。整整坚持了40年,直到南宋灭亡之后,大势已去,在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中百姓一分一毫之下,开城投降,钓鱼城32名将领,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千秋忠烈,是大英雄尔。

重庆合川钓鱼城这么难攻打,主要包括包括三个方面,天时、地利、人和。

1、钓鱼城位于重庆,属于中国西南地区,天气酷热、湿焖。元朝将士在攻打钓鱼城之时,也是元朝内部贵族争夺汗位之时,***的攻城军兵是换了一拨又一拨,导致元朝将士始终无法适应西南天气,很多时候都是疫病在流行,更多将士因为湿热而导致身热不扬,头痛身重痛,口苦胸痞。元朝将士始终得不到状态最佳的一天

2、钓鱼城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重点提到2点,第一、相对高度300米,是相对高度,加上城墙,除非你会飞,要不在没有认为干扰的情况下 ,你想进城都难。第二、三面环水,说的是出了有天然的水屏障之位,水上交通方便,对于战争的增援以及后勤支援也很重要。

3.钓鱼城之所以叫钓鱼城,那是因为钓鱼城内,大大小大的池塘,井泉,多不胜多。在粮食这块已经得到了天然的保障,哪怕农作物因为天灾人祸收成减少,至少鱼够你们吃很多年。在蒙哥强行攻打钓鱼城5个月之久时,被火药炸成重伤,次日,王坚将池中两条30斤重的鲜鱼做成面饼投掷城下蒙古军,且致信蒙哥“尔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蒙哥不知道是被伤拖死的还是被气死的,就此一命呜呼了。

4、守城将军主将王坚、副将张钰。南宋著名的将领,两大名将,兵法熟练,大小战役不知经历几何,在***坐镇,是军心稳定的一大保障。

5、自古西南多悍民,秦国钢铁之师,三国蜀军的虎牙之师,都是很好的佐证。险恶的西南山地,给当地军民养成了凶悍的性格以及强悍的作战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态度。这也是钓鱼城最难攻破的关键点。

感谢邀请。说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方面是地形,从古至今发生战事都是优先抢占有利地形,才能占得地利,从而使胜利的天秤倒向己方。第二各方面就是所谓的人和,俗话说人定胜天,即便是再坚不可摧的城墙如果人心不齐,照样会被攻破、当然还有天时也很重要,在这里先不做重点来说。

先说说重庆,本身在中国版图之上,重庆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地形复杂被称作山城。再加上钓鱼城的位置更是尤为特殊,它是一个三江合围之处,依山而建城,所以从地形上来说它确实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尤其是蒙古骑兵善于平原作战,面对山地根本施展不开。因为曾经横扫欧亚40余国的蒙古骑兵在这里碰了钉子,因钓鱼城也被人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从人和方面来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四川总帅汪惟正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并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战场风雨突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首先知己知彼,才能占领地利,配合兵将齐心,粮草充足,运筹帷幄,才能赢得战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川钓鱼城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川钓鱼城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