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方志的起源和来历 中国的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方志起于何时,渊薮所在,历代学者曾经作过多方面的考辨,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2、其射雉旧地为如皋村,村旁有如皋港。如皋别号“东皋”、“雉水”、“雉皋”,概源于射雉一事。唐贞观元年(627年)置如皋镇。1956年11月10日建如城镇。现辖4个街道,21个居民委员会,2个蔬菜村。
3、《热河新志》第7章《热河的地方志》称:平泉县“因县城的街内有水泉叫平泉,并于冬日严寒不冻,所以本县的名称叫平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春秋时为东胡及山戎国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为东胡地,后并入匈奴。
4、最使人注意的是夹江县城称为“漹城镇”的地名。据地方志记载,青衣江流经夹江县境的水道,古代曾别称“漹江”。前贤兴学建有“漹江书院”,过去黑虎山的禹王宫前曾有石牌坊上书“漹城第一山”。
5、为寻找文献所载豳(古地名)。历史文献中的古地名 历史文献是研究古代地名的主要依据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如《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常常提及古代的地名和地理信息。
6、“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
《贞观政要.礼乐第二十九》 贞观二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疏曰:‘窃见密王元晓等俱是懿亲,陛下友爱之怀,义高古昔,分以车 服,委以藩维,须依礼仪,以副瞻望。
《千年调:情牵盛唐》。很好看,穿越的。作者:绿水芙蓉衣 《情迷李恪》女主是长孙无忌的女儿,也是穿越的。《穿越之新高阳公主》这个也挺好看的。《高阳公主》作者:赵玫。绝对真实,也很感人。真正的历史。
再者贞观12年唐太宗给李恪写的这封信,若只注意到“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这么一句,自然会觉得其间是饱含了父子之情,然而此信的题目却是《诫吴王恪书》。
总志如《山海经》、《大清一统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
《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元和郡县图志》是现存最早的古代总地志,全书创作完成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故名。《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囊括了目前天一阁所藏历代重要方志,总量达515部、3272册,其中3/5为首次面世。
《房龙地理》关于世界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房龙独到地从地理的角度来讲述各国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征,阐释人与地球——我们惟一的、共同的家园——的关系。
《尚书 禹贡》记载了战国前的方域、物产、贡赋等,《山海经》记载了远古时的山川、形势、物怪等,它们被认为是方志的雏形。
据有关资料记载,国外的年鉴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窗口,为方便阅读,有的编辑出版袖珍本年鉴,成了人们的“口袋书”。志书侧重的是它的资料性、史料性,所选材料必须具有存史价值。第五,取材粗细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