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新闻范长江人物传记-范长江新闻经历

本文目录一览:

长江评价

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兵”,跟随***先头部队进入北平,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50年1月,范长江被任命为《人民日报》社社长。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的《益世报》撰稿,后来成为《大公报》旅行记者撰稿人,曾任《新华日报》社长总编辑,主要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

仔细研读这些新闻专电和战地通讯,我们可以看出范长江的新闻报道和***访业绩不仅起到了报告事实、鼓舞民心的作用,而且他的有关论述经过一定的特殊渠道,直达上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军政状况的改进,为全民抗战作出了贡献。

新闻范长江人物传记-范长江新闻经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范长江画贯中西,油画风格倾向莫奈的印象派和克莱姆特维也纳分离张。中国画风格则承青籘、白阳遗意。而他自创的“聚变”风格丙烯画在香港展出时,颇受欧美人士青昧。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予以很高评价。

范长江新闻是我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奖。该奖以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1909——1***0)的名字命名,是为了鼓励中青年新闻工和者以范长清为榜样,做一名方向正、业务精、作风好的优秀记者。

山东台儿庄附近 抗日战争初期的滕县保卫战,川军阻击日军第10步兵联队南下的一次防御战,是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最光辉的序幕战,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战役之一。战区司令李宗仁和著名记者范长江都做了高度评价。

新闻范长江人物传记-范长江新闻经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范长江的故事

范长江极为关注成都的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日,在汉口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范长江会见了成都分会的代表、《新民报》记者邓名芳。

范长江沿着城墙到台儿庄城内的西北角,这里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在这里,尚斌排长曾率领57名敢死队队员,满带***大刀短枪,自西门出去,暗自绕至西北角城外,爬过城墙与敌人肉搏,将敌人全部消灭,44名敢死队队员为国捐躯。

隔壁谢家村的村民有的也开始种植月季了。 77年前,范长江先生还在为渭水河畔肥沃的土地痛心,他曾写道:“最为痛心者,是渭水两畔这样平坦肥沃的川地,农民竟被政治经济种种力量,逼得遍种***,沿途街道,无不百业萧条。

新闻范长江人物传记-范长江新闻经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居里夫人——玛妮雅 玛妮雅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虽然住在姐姐家里生活舒适,但是由于姐姐家病人和客人太多,影响她的学习,玛妮雅说服了姐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

关于范长江

1、在范长江准备出版《人民日报·北平版》的时候,北平市委书记彭真把范长江等人叫去开会,彭真说,市委刚刚进城,事情很多,人手不够,设想《人民日报·北平版》先出对开两版,以后再出四版。

2、中国新闻事业奠基人范长江的家乡——四川省内江市,将修建范长江纪念馆。30多位新闻界人士、范长江家属以及四川省***相关官员,共聚中国记者协会,参加了“落实中央关于修建范长江纪念馆批示座谈会”。

3、范长江极为关注成都的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日,在汉口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范长江会见了成都分会的代表、《新民报》记者邓名芳。

4、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赵家坝村。他的母亲以手工劳作供他读书。他先后在内江中学和四川省六中就学,成绩优异。

5、范长江同志注重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重视报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开展人民日报的舆论监督。

6、范长江先生在自己笔记中一直以“记者”自称,他用其深具时代穿透力的目光,捕捉到民国***时期的西北每一个真实的掠影。他细致的观察与纯朴的表述让西北的一点一滴跃然纸上,活灵活现的印入每位读者的心灵深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