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1 很多人都看过美国经典励志读物《富兰克林自传》。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体验感受不尽相同。 富兰克林先生的一生是如此简单而馥郁,朴素而芬芳。
2、《富兰克林自传》一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富兰克林的十三条美德。其中大多数是富兰克林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但其中也有一半的美德涉及到对待他人的方法和态度。
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 儿时的富兰克林由于一次窃取邻居家的石材而受到家人责备之后,明白了一个终身受益的道理:凡不正当者即为无用之物。
4、读《富兰克林传》有感1 今年暑***,我看了非常多的书,其中,有本书令我印象深刻,这本书就是《富兰克林自传》。
5、《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1 最近一直在读书,也一直在写读书笔记。虽然自己的读书笔记写得总是不满意,但好在读的书绝大部分都很不错,想想也就释然很多了。
阅读《富兰克林自传》后,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本杰明·富兰克林简洁、幽默、清晰的写作风格。在这本书中,他把自己的天赋归因于阅读。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 富兰克林是百元美钞的正面肖像,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又是伟大的科学家和大作家。富兰克林是美国精神的奠基人,为当时的美国人带来了物质上、制度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福祉,也是查理芒格的偶像。
他的诚实,节俭的美德,使他交了很多的朋友,也是那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促使他不管到哪都能结交到朋友。
有评价说他是十八世纪,仅次于华盛顿的名人。富兰克林的自传家喻户晓,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富裕的生活,仅仅靠自己对宗教的虔诚,对教育的重视,生活的简朴,以及不屈的奋斗获得了在各个领域的成功,他是美国“清教主义”的杰出代表。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
年,富兰克林获得了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名誉学位。于1756年,本杰明·富兰克林获得威廉玛丽学院的荣誉学位。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外交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发明家、作家、外交家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仅让美国人民引以为豪,而且是世界人民的骄傲。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以上这种说话的技巧我在刘墉的《说话的艺术》中也有看到,但是少年时的富兰克林就能认识到这么重要的说话技巧,着实令我心生敬意,并且也让我更想要细细品读这个传奇人物的一生。
富兰克林痴迷于读书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为了能够读书选择吃素,一次来省钱买书;为了读书,在工作的时候,中午都要抽出时间来躲到无人的地方读书;为了读书,选择干印刷相关的工作,只为能够更多的机会读书。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 世界上有许多品质,它们能令我们更优秀。我有一本书《富兰克林自传》,读完后,我体会到富兰克林那坚持不懈的精神。
富兰克林在讲述自身经历的同时,也顺带涉及十八世纪美国的几个重要事件。
1、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
2、在自传中,本杰明·富兰克林写道他“不仅实际地做到勤勉节俭,而且还避免出现任何不利的公众形象”。用乔纳森·亚德里的话来说,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自我经营、自我激励的人,在生活中以***好的步伐走向***中的成果”。
3、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第 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
4、因为这是班会课,所以同学们也就没有往常的拘束:有些人悄悄地交谈,有些人传着纸条,稍好一些的也不过是写写作文,养养精神,全然不顾此次班会“自律”的主题。
5、珍惜时间话题作文1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老天爷公平地给了每个人一次生命。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尽管长短不一,但都是由分分秒秒的时间组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像珍爱生命一般珍惜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