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威县历史***,威县历史***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威县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威县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威县”名字的由来?
  2. 明朝大移民时,河北威县高家村高姓从哪儿迁来的?
  3. 河北威县贺钊李天民事件?

威县乱弹的历史发展

乱弹戏始于明末,是一个很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在清河、威县一带。明末清初,随着南北通商贸易的繁荣,此曲系统的西调、西秦腔,伴之“秦优”的戏曲活动,传到枞阳、安庆等地,南北艺人合班,相互融合,产生了“梆子乱弹腔”。乾隆年间,“梆子乱弹腔”在威县和山东临清一带广为传播,成为河北乱弹。早年,河北乱弹与昆曲、高腔、丝弦并称为河北的“昆、高、丝、乱”四大剧种。道光至同治年间,乱弹在民间发展并衍变分流,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流行在山东西北部的临清、夏津、聊城一带;西路流行在河北南部的临西、威县、清河、馆陶等地。后来,西路乱弹艺人到真定(今正定)一带传艺,又把乱弹传至藁城、元氏、赞皇。

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乱弹的发展时期,班社众多,名伶辈出。1918年和1928年,威县乱弹曾两次赴天津演出。建国后,威县、藁城、隆尧、临清四县先后建主了专业性的乱弹剧团,农村业余剧团也相继出现。乱弹戏剧目计有300多个。威县乱弹戏著名艺人史桂枝,能戏很多,文武老生戏、花脸戏都很有名,如杨家将戏的杨继业,铜锤花脸包拯。

威县历史事件,威县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威县”名字的由来?

威县本沿用威州之名。

威州始置于金代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盖因统治者企图以武振威为名。

此时威州并非在今威县地,而在其西北三百余里之遥的今井陉县威州村。

威县历史事件,威县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威县当时为洺水县,属洺州,元代定宗二年(公元1247年)以洺水县遥属威州,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威州始从井陉徙治于洺水县,于是威州之名,始出现在今威县地。

元末省洺水县入威州,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四月始降威州为县,县袭用州名,故名威县,即为今县名之由来。

明朝大移民时,河北威县高家村高姓从哪儿迁来的?

应该是山西。因为当时河北,山东,天津,北京在明朝建立后人烟稀少,明初开始有***的移民填充。但是几乎全部来自山西,“从洪洞县大槐树下来”几乎是以上地区住民共同的说法,我是天津人,自小就有这样的说法。

威县历史事件,威县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且我在山东,河北的时候,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史记方面,可以参看明史

河北威县贺钊李天民***?

1月5日14点59分,威县贺钊镇李某因吸烟丢烟头引燃村北沟渠杂草,被全市露天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平台检测并核实。

村民李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并处以2000元罚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威县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威县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