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对于贤能人才的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亲土》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土,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以下是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评价:墨子的兼爱理论是庶民的思想,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平等、博爱的思想是一致的。后者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旗帜,是第三等级——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组成的利益群体的思想。
“意显而语质”是文心雕龙对墨子的评价。墨翟曾为宋国大夫。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属于士的阶层。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他还曾和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所做的事,完全是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他一生的活动都坚持这样做,不求名,不求利,自甘清苦,惟求理想之实现。
就让您那圣洁的灵魂来洗涤我年少的心。我一直是您的粉丝,您的著作墨子我已经熟读,对于您的一些思想我有一些想法,一直忍不住想说给您听。就请您坐下来,陪我吃着肯德基聊一句吧。
1、墨家思想的总汇《墨子》《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相传是墨子的***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2、《论语·卫灵公》)这是讲官员在侍奉君主时,要谨慎认真地工作,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儒家和墨家的不同不在于对劳动的看法方面,而在于分配方面。儒家主张有差别、有等级地分配,墨家主张无差别、无等级地平均分配。
3、《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
1、导语:《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2、墨子的一些观点在当时该是很有用的,对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一些思想还熠熠生辉,让人叹服。当然,人都逃不脱历史的局限,我们学习墨子当然也该辩证,不能全拿来当做经典,毕竟时代变了。
3、我们知道,墨子是个熟练的手工艺人,抽根烟的功夫,他就能削好三寸之木,然后很快制成一个载六百斤重的车轴。墨子的木工技术可以和鲁班媲美。《鸿书》记载说:“公输般制木鸢以窥宋城。
4、古代伟大的学者墨子,在其著作《墨子》一书中,多次用犀利的笔锋讥讽那些奢靡坠落的王公大臣们,纵观其全部经济思想,节俭是主要倡导的原则。
5、”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1、思想家——庄子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2、孔子名孔丘,世人尊称为孔子。其他的也是如此。
3、老子,又称老聃、李耳,约前571~前471),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5孙子,名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
4、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荀子(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名况,赵国人。
5、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