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东周历史***,东周历史***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周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东周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东周的历史?
  2. 东周列国历史详解?
  3. 东周分两段的历史典故?

东周的历史?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这就是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国、秦国晋国等诸侯的卫护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

东周历史事件,东周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256年周赧王病逝,秦国攻入雒邑,西周公投降,周朝灭亡。前249年,秦相邦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位于巩邑(今河南巩义)的东周公。

东周列国历史详解?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 称为战国时代。

周平王东迁以后,管辖范围大减,形同一个小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面对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在这情况下,强大的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诸侯对四夷侵扰则“尊王攘夷口号团结自卫。

东周历史事件,东周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子带之乱,周襄王不能平,求救于晋文公,文公诛叔带,遂为伯而得河内地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襄王为晋文公所迫,于河阳践土会盟 。周赧王时,国势益弱,分为东周国和西周国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国借道东周攻打韩国,周人两边都不敢得罪,左右为难 。东周王城位于诸强国之间,不能同心协力,反而彼此攻杀 。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被秦国所灭,同年周赧王病死,东周覆亡 。七年后,东周国亦被秦所灭 。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

东周,历时近六百年。春秋170个诸侯国,到战国仅剩7个。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东周列国·春秋篇》讲述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讨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中国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春秋时代开始了。

东周历史事件,东周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秋300年间,诸子迭起,百家争鸣,也正是这个沧桑巨变的年代,为后世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同时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成为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将被托举出东方地平线。

这是东周列国的简单介绍

东周分两段的历史典故?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周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周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