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杜甫人物传记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杜甫人物传记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冯至所著《杜甫传》比较好。
该书于1952年11月出版后,引起广泛的影响。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订版,附录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说。又补入一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材料,包括冯至撰写《杜甫传》时所作的笔记、所绘的图表等材料,冯至参加纪念杜甫活动的照片。
冯至的《杜甫传》是一部融自己的人生经验、创作体会和研究心得于一炉的著作,也由此冯至成为继闻一多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有名诗人。
冯至是中国文学研究家,其治学严谨认真,与其诗歌风格一样,抒情而不恣情,凝练而不怪异。
《杜甫传》是诗人冯至结合自身的流亡经历,以切身的感触和体***写就的一部对诗人杜甫诗化生涯的佳作,它是一部将诗与人、诗与社会、诗与时代相糅合的诗人传记,从书中的诗里我们可以读出人生,感悟个人与国家兴亡的关联,也从诗人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出诗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世称杜诗为诗史,杜甫的一生,其实也是一部动人心魄的“诗史”。
杜甫(公元 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曾游历吴越、齐赵,期间写下了《望岳》等诗篇。
杜甫 35 岁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向唐玄宗献上三篇赋,得到赏识,待制集贤院,后被赐官河西尉,但他没有就任。之后,杜甫又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四载(755 年),杜甫 44 岁时,爆发安史之乱,潼关失守,杜甫颠沛流离。
乾元二年(759 年)杜甫弃官入川,躲避战乱,在成都西郊盖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尽管生活窘迫,但他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大历五年(770 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 59 岁。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约 1500 首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传
文学出版社的《杜甫传》是一本概括杜甫生平事迹的书本。具体介绍如下:
内容丰富。该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一套传记丛书,其中包含了杜甫的部分生平事迹和创作经历,如自号“少陵野老”的由来、生活背景、科举考试失利、结交好友、回归自然、草堂生活等。
影响广泛。该书的创作年代为现代,作者是冯至,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其治学严谨认真,其诗歌风格抒情而不恣情,凝练而不怪异,对于感受杜甫、理解冯至与《杜甫传》都有很大的帮助。
杜甫的诗作及相关史料包括:
1.《杜工部集》:是杜甫的诗集,收录了他大部分的诗歌作品,是研究杜甫诗歌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2.《唐才子传》:是唐代文学家辛文房的著作,其中对杜甫的生平、创作经历、诗歌特点等进行了详细记载。
3.《新唐书·杜甫传》: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新唐书》中关于杜甫的传记,是了解杜甫生平的重要史料之一。
4.《杜诗镜铨》: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编选的杜甫诗歌选集,对杜甫的诗歌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注释。
5.《杜诗详注》:是清代学者仇兆鳌所著的杜甫诗歌注解,是研究杜甫诗歌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6.《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所编选的唐诗选集,其中收录了杜甫的多首经典作品,如《登高》、《春望》等。
7.《杜诗评笺》:是现代学者钱钟书所著的杜甫诗歌评笺,对杜甫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杜甫人物传记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杜甫人物传记书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