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党史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有关党史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中国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巨著。
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4、《后汉书》南宋绍兴刊本《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5、《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四史,又名新四史。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2021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既密切关联又各有侧重。学习“四史”要统筹推进,以党史为重点,突出各自特点,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1886年,中国女权的先行者何震出生于扬州,由于她父亲在她1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教导何震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和大姐的头上。
何家门风严谨,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何震的幼年时光大多都是在家中闺阁度过,她时刻都牢记闺训,甚至都不怎么见过生人。在何震18岁的这一年,与同样是书香门第,21岁就考中举人的刘师培在媒人的牵线搭桥下结为夫妻。
两人结婚后,何震思想、性格大变,甚至与自己的表弟有绯闻传出;最令人惊讶的是何震的结局,丈夫刘师培去世以后,年仅33岁的她竟然精神错乱,成了一个疯子。何震到底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以至于落得一个如此悲惨的结局?
何震剧照
出生书香门第的何震,虽然思想保守,但她气质不凡,能诗善画,与才华横溢的刘师培也算是佳偶天成。夫妻二人婚后,一同前往上海求学,由当时国学***章太炎的帮助,何震前往由蔡元培等人所创办的爱国女校学习,经过耳濡目染,和一批文人志士的影响,何震的思想发生巨大转变,这个原先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迅速成长为一位女权狂人。
刘师培旧照
1907年2月,何震夫妇打算与苏曼殊、汪公权等人携手赴日进行学习,开启了几人的同住生涯。同年6月,何震在周围友人的帮助下,以自己的名义创办了专门展现女权风***的刊物《天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党史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党史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