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工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化工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舒乙(1935年-2021年4月21日),出生于青岛,满族,毕业于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高级工程师,当代作家、画家,其父为作家老舍。
1954年9月留学苏联,历任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实习员,北京光华木材厂科研室主任、科长、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馆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是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曾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创作以散文、传记为主,代表作有《老舍的爱好和关坎》《老舍和朋友们》等,其作品曾获满族文学奖、优秀散文奖等。
2021年4月21日14时16分,舒乙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935年,舒乙出生,两年后“七七事变”爆发。用舒乙自己的话说,“好日子就过了两年”,之后就是和所有中国百姓一样,遭遇贫穷、物价飞涨、流离失所……
但作为老舍唯一的儿子,在舒乙成长过程中,也深受家庭氛围熏陶:虽然物质条件很恶劣,但是所接触到的人的思想是活跃的。
他曾回忆,自己小时候像所有的小孩一样喜欢乱涂乱画,妈妈又在北平出逃的时候带过两三张齐白石的画,自己觉得这可能是非常好的东西,也想跟着画两笔。父亲很欣赏这种兴趣,可父亲在功课上不会给半点指导。父亲觉得,人不管怎么样一定有他自己的特长。
动荡中度过童年的舒乙,于上世纪50留学苏联,攻读化学工艺木材水解专业。
他曾对媒体直言,学习这样的专业,完全是服从国家的分配,当时国内的情况很贫苦,国家却拿出很多的资金供出国留学的学生,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很多都是国内精选出来的出类拔萃的学生,所以来到苏联,都非常刻苦地学习,就是一心一意地为了报效祖国,学有所成。“那时候除了周日的时间会有一小会时间空闲,其他的时间都是整天的泡在图书馆里看书。”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同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科学家,都有不同的贡献,我们都熟知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等科学巨匠,但是牛顿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那么在牛顿之前,除了我们所熟悉的那些科学家之外,还有哪些人为了科学添砖加瓦的呢?又有哪些民族为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认识他们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古代***物理学家阿尔·哈曾(又译为阿尔·海塞姆、阿尔·哈金),是继阿基米德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所著7卷本《光学集锦》(又译为《光学全书》、《论光学》或《论视觉》)。他还研究了球面镜、抛物面镜以及球面像差问题;最早使用“网膜”、“角膜”、“玻璃体”、“前房液”等术语。他认为,所有的光线都来自于太阳,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太阳光。阿尔·哈曾的著作助推了近代早期科学。开普勒直接继承了其光学研究成果。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化工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化工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