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机组检修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机组检修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张隆,明代建水州人。任杭州知府,浚西湖,维修白堤、苏堤,治理彰河,政绩优异,清正廉明,得以觐见皇帝。后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墓。明代嘉靖年间建水首祀四贤祠,张隆居四贤之首。
2.蒋文祚,云南建水人。乾隆二年丁巳恩科三甲第29名进士,乾隆十三年蓝田知县,乾隆十八年四川会理知州,后任军机大臣。任内重民生内政,捐俸并募银四百八十余两修复蓝田县火烧寨至蓝商接界处一段大道,又以余银分诸典商营息,以资经常维修之费,劝捐余粟,设立社仓,以济贫农缓急事。
廉明知府——张 隆提到苏杭名人,莫过于白居易、苏东坡,可知有被称为“继美白、苏”的张隆。张隆,字伯兴,明代建水州人。正统贡生。任杭州知府,浚西湖,维修白堤、苏堤,治理彰河,政绩优异,清正廉明,得以觐见皇帝。后因母亲病逝,回乡守墓。明代嘉靖年间建水首祀四贤祠,张隆居四贤之首。如此忠孝廉明的知府,难怪状元杨升庵有碑文,称赞张公“官处脂膏不自肥,润西湖广其利,彰水安其锸,考绩三年,最于全浙”。仗义谏官——刘 洙满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目睹时政积弊已深,既无力回天,又不肯与奸臣侫幸合流,因仗义执言被调任外职,便辞官回乡,侍养老父,开办书院,教授子弟,施救乡民。刘洙,字道源,号三贞,明代建水州人。正德进士。任刑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针贬时弊,敢于谏言。著有《奏疏》三卷、《参驳》五卷。杨慎、胡汝翼为其作传记,且其施政已载入史册,对后世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谢邀!柳中元于公元773年出生在河东解县今天的江西运城。21岁考取进士。反对藩镇分裂,担任监察御史时与刘禹锡一同参加永贞革新活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司马。十年后又被派到柳州更远的地方当刺史。精神倍受打击,四年后于公元819年11月28日去世,终年46岁。
他是一个被毛泽东称赞的维新改革家。他一生写了400多篇文章,和寓言,传记,墓志等,著名的有(永州八记)《河东先生集》
从他的文章《捕蛇说》中看到他揭露苛捐杂税害人的苛政。体现了他爱民知民疾苦之心。文中说:永州有毒蛇咬人必死,如果把它捉到晒干制药可以治很多绝症。皇帝下令,谁捉到两条上交可以免除赋税。于是永州人拼命寻找这种毒蛇,有个姓蒋的农民祖孙三代都在捕蛇,爷爷父亲都被蛇咬死了,他自己几次从蛇嘴里死里逃生。有人问他,这么危险为什么要干,他说:"我不捉蛇,那些交不起赋税被逼死的人更多。面对死亡的威胁,宁愿一辈子捕蛇"。柳中元叹道:"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凶猛,赋敛的为害比毒蛇还厉害"。
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第二,人们至今在怀念这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仕途失意的孤独文学家
论孤独诗词创作之最,非柳宗元的《江雪》莫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极致寒冷的漫天雪地中,群山的鸟儿绝尽,人烟荒芜,万籁无声。唯有一垂垂老翁,披蓑戴笠,独坐孤舟,寒江垂钓。
这不是别人,是他臆想的自己。回想自己的一生,如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最终朽已。
他出生官宦世家,21岁进士及第,三年后,被选为秘书省校书郎,同年,娶了京兆尹的女儿为妻。感情甚好。虽然之后遭受妻子与父亲离世的双重打击,但仕途之路依旧平步青云,31岁被提拔为监察御史里行。
唐顺宗永贞元年,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可因太子李纯即位,一百八十多天的永贞革新便宣告失败,王叔文贬官后被赐死,他也被贬为邵州刺史。之后更是一贬再贬,生活艰苦。孤苦无依,虽中途有过努力,想重返仕途,可依旧落魄离场,再无出头之路。
或许心寒极致,才会创作出孤独之最,仕途坎坷,更想远离是非。他便是孤独的渔翁,心高,孤傲,但求这飘零的山水间,留一处纯洁之地安身。可内心的孤独与不愤无处可说,只能在文字中表达心境。正因如此,文学创作成为他的寄托。并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组检修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机组检修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