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希特勒人物传记5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5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谢谢邀请。
一战结束后德国上下都处在一个痛苦压抑的时期,而***正是利用这个时期德国人民渴望站立起来洗刷耻辱的强烈欲望树立起国家等于民族,民族等于元首的国家理念,在全民中树立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高尚的根本,忠诚胜于能力等等一系列思想。同时在德国国防军中推行德国中世纪骑士式的效忠宣誓,用当初骑士的誓言[:德意志的荣光,君之荣耀即忠诚。]做为国防军的军人誓言。***所做的这一切让德国全体人民思想中被植入了如果一切都是元首的错,那么谁来拯救德意志的意识形态。
正是因为在这样一种大的思想背景下,加上普鲁士军人历史传承,视忠诚为荣耀,绝不违背自已的誓言的优良品质促使他们必须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而这时***所倡导的国家等于民族,民族等于元首的思想理念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忠诚于元首就等于忠诚于国家民族,反之背叛元首就等于背叛了国家和民族。而背叛国家和民族是背叛了普鲁士军人的誓言,违背了普鲁士军人的传承,污辱了作为普鲁士军人的荣耀,这是会被整体人民唾骂,让家族亲人蒙羞。做为一个普鲁士军人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二战时期的德国不论是普通大众,不论是国防军还是党卫军,不论是名将还是士兵都是效忠于***听命于***,因为国家=民族=元首,忠诚元首=忠诚国家=忠诚民族,吾之荣耀即忠诚虽是纳粹的口号但其本质是正确的,忠诚是任何国家民族都需倡导的优秀品质。做为中国军人我们同样要树立起:中华民族之荣光,吾之荣耀即忠诚!
阿道夫-***,不得不说,这个人确实是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加之一战后德国的残破与旧***的无能,成就了这个战争狂人。
而他手下的将领,不得不说,确是都特别有能力,也特别优秀。
优秀的口才,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时代,共同造就了这个令世界谈之色变的大魔头。
谢谢邀请。
其实该思维和情感在古今中外都属于硬道理。
***是一位失意的画家,作为一名普通士兵参与过世界大战,甚至亲历毒气的伤害,更是在一战后与民众共同承受失败的恶果。
无论是对德国百姓,还是军人,甚至犹太人,他的言论都能获得普遍的共鸣,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从达官显贵到赤贫人士都对其抱有希望。
达官显贵希望控制他左右局势,纂取权力和财富;
赤贫人士希望在他的引领下摆脱绝境。
而军人们,对他的做法非常认可,因为把被踩在污泥里的军徽再次从污泥里拾取,擦拭,让其重新焕发光芒,使得全军对其抱有期望。
坦克只能作为***,而不能独立成军。
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根本不是***能有什么魅力或者手段吸引他们,这其实是误传!
所谓***的德国三大名将只有我们国家这么传说,三人是纳粹德国将军,但二战名将不知道怎么来的?更别提***吸引他们卖命。
近几十年来,围绕“隆美尔神话”一直是英语和德语历史学家分析的主题。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得出结论,隆美尔仍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人物,在神话内外都不容易定义。国外历史学家已经对“隆美尔神话”进行了相关查证,证明这个神话是杜撰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战争宣传。
尽管隆美尔在北非的成功是二战期间德国最具战略意义的一次胜利,但隆美尔在1941年取得的胜利是由纳粹宣传推动的。制造这个神话作为纳粹宣传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来赞美纳粹国防军并向德国人民灌输乐观情绪。1941年11月,帝国宣传部部长Joseph Goebbels“戈培尔”表示他想将隆美尔“描绘成一个流行英雄”的意图。隆美尔凭借其作为军事指挥官的天生能力和对聚光灯的热爱,非常戈培尔为他设计的角色。
戈培尔将帝国宣传部的一名高级官员阿尔弗雷德·英格玛·贝恩特(Alfred Ingemar Berndt)借调派往隆美尔身边工作,并成为他最亲密的助手之一。贝恩特经常担任隆美尔,纳粹宣传部和元首总部之间的联络人,负责执导拍摄隆美尔的照片。
当时为什么英国媒体也大肆宣扬“隆美尔神话”?因为从1941年开始,由于盟军无法击败北非的轴心国军队,因此试图为自己找个好理由来解释,所以,这个神话被战争时期的英国媒体报道并大肆传播。
下图所示这本由英国记者和历史学家BH Liddell Hart“利德尔·哈特”编辑,1953年出版的《The Rommel Papers》 “隆美尔神话”是帮助树立和传播“隆美尔神话”的基本来源。
德国三大名将是指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三人,***吸引他们简单来说一是因为誓言的原因,二是因为***给了他们更好的发挥能力的空间,三是***在前期确实给德国带来了一些看似有希望的东西,第四******取的“胡萝卜和大棒”政策也是重要的因素。
1934年8月2日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趁机取消总统这个职务,并将总统和总理合并为“元首”,自己出任了第一任“元首”。此后不久他就将国防军的誓言从效忠国家改成效忠元首。出于军人的荣誉考虑,国防军很多军官即使对***不满,也不愿意轻易的违反自己的誓言,所以***得以控制了国防军,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三人自然也会服从他的命令。
其次,***相比国防军里某些老古董来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一些。古德里安等人能在二战里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对他们的提拔和重用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隆美尔,从一个中校飞速升到将军,如果不是***大力提拔,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们三人也要对***的知遇之恩加以回报。
第三,***虽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但是对当时的德国人来说,他所做的无疑是洗刷了一战以后德国所蒙受的耻辱,让他们看到了德国新的希望,这一切自然吸引了很多人对***有些盲从。
第四,***对国防军将领很慷慨,在经济上予以了极大的回报。二战期间德国的军政要员都可以领取高额的津贴,比如德国陆军元帅每个月可以领取高达4000马克的津贴,而当时德国工人的平均工资不过70马克一个月。除了津贴之外,德军将领还能在企业里***,领取额外的补贴,高额的收入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对于违反自己命令的将领也毫不留情,免职、判刑甚至枪毙都是常事。在这种“胡萝卜和大棒”政策下,自然也不会有人轻易违抗他的命令。
所以说***在当时给了古德里安三人一个美好的前景,一个发挥能力的空间,加上高额的工资,那么获得他们的效忠也就不奇怪了。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当古德里安等人发现德国最终将被拖入深渊以后,就不可避免的和***发生矛盾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5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500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