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图书分类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图书分类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物传记类图书,如果在图书馆,按照《中图法》归类,它属于历史类,即K8,中国历史人物属K82,然后再按政治人物、科技、文学、艺术等类细分。
世界历史人物先按洲再按国籍分,然后参照中国历史人物细分。如《阎锡山评传》分类号为K827、7,《撒切尔夫人传》分类号为K835、617、5。
《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可以归入多个分类。首先,它是一本旅行文学,记录了作者三毛在非洲和亚洲的旅行经历。
其次,它也是一本回忆录,记录了三毛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轨迹。此外,它还可以归入自传类图书,因为其中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总之,这本书的多重性质和丰富内涵使得它成为了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图书,值得广泛阅读和研究。
我觉得两人各有各的不同之处,各有千秋, 张照—早年摹习董其昌,后又兼参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诸家书法,卓然成家。不过,他的书法启蒙老师则是他的舅舅书法家王鸿绪。在王鸿绪的指导下,张照先是描红,然后临摹名家碑帖。张照常听舅舅讲起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墨池洗砚”和王献之习字十八缸的故事,很钦佩王氏父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并暗下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不管是三九严冬还是三伏酷夏,张照每天都弯腰直臂,握紧毛笔,认真习字。有时候,张照还将铁尺或沙袋绑在手臂上,以增强臂力和腕力。
张照不但书艺造诣颇深,而且右手左手兼能挥毫,因而被称为“造化手”。他很早就注意到,一般人用右手干的事,“左撇子”们用左手照样也能干好,在学堂里学珠算,左手拨算盘,右手记数字,这时候,左手的作用似乎要大一些。更重要的是,不少优秀的左手书作品甚至呈现出某些特殊的风格。这一切都促使他用左手握起了毛笔,钻研双手挥毫的技艺。张照用左手写字,俯仰起伏,运笔流畅,向来为人称道,然而最风光的却是他坠马伤臂那一次。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当年他随乾隆皇帝出巡,不料从马上摔下来,右臂几乎折断。后来他向皇上进《荷叶唱和诗》时,便用左手写楷书,字字凝炼含蓄,没有一笔僵死的笔划,乾隆皇帝顿时大悦。
梁诗——正的书法早期学习赵孟頫、董其昌,楷书学习馆阁体,完全适应了皇帝的喜好,以及科举考试的要求,他能中探花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的行书和楷书写的都非常的优美。
我个人觉得他的行书和楷书已经漂亮到了极致,把汉字的结构美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深的乾隆的喜欢,梁诗正在清朝也非常的有名气。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家,在当时如此出名,书法史上没有写他一笔,也就是清代的书法没有他什么事,主要原因是他写的书法当时大部分参加科举的人都在写,就是一种考试体,没有什么创新,看来历史是公平的。
至于启功有没有受他的影响,这个不得而知,但是看二人的书法取向都差不多,都是赵孟頫、董其昌一路下来的,结构瘦长,都曾受过柳体的影响。
张怀瓘云,楷法也。
书法人生即书楷人生!
书法好比百米赛跑,
无楷就是从50米起跑。
王羲之有楷乐毅论,
郑板桥有楷 城隍庙碑,
沈鹏无楷即是丑书!
书法有法即美!
与官大、嘴说无关!
书法面前***平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图书分类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图书分类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