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幽默人物传记古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幽默人物传记古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您好: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叙述以“呼兰河”为中心场景的乡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国”乡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即20世纪10年代中叶前后小镇民众的生态与心态,是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
《呼兰河传》不是为追求趣味而写的,它是萧红“半部红楼”的起笔。可惜的是,刚起笔就封笔——生命到了终点。写《呼兰河》时萧红心里想的是家乡,想的是不再漂泊——一辈子都想着离开、到远方,摆脱家庭的束缚,可是等到人生的尽头却想着回家,想着回到最初的起点——也是人世的宿命。曹雪芹写自己由盛而衰的家,张爱玲没有亲身经自己家庭的大富贵便只能写只鳞片爪的大家庭,外加一些小市民家庭——所以张爱玲写的是“梦魇”的《红楼梦》。萧红呢?她只有自己平凡的小家,离《红楼梦》里的贾家很远。还好,她有一座小城,一座名为呼兰的小城!她要将呼兰河写成《红楼梦》,可惜没时间了——她的生命还不到张爱玲的一半!所以,《呼兰河传》是刚起笔的《红楼梦》,有牧歌情怀,却无《红楼梦》《***》的笔法,只有an air of nostalgia,有“物哀”之美——美得哀伤。
路上没有灯火的时候,就点亮自己的头颅
大家好,我是三点读书的丙三,欢迎来到三点读书。
关注我,带你五分钟阅读精品好书!
上个星期正好看完了《呼兰河传》,对于萧红这本***,我本人是特别喜欢的,不愧是民国的才女。
虽然《呼兰河传》是一本***,但是在我看来是萧红儿子自传,文笔又好像是散文,把萧红儿时的记忆写成了一副水彩画,感情饱满、故事情节生活,让人感觉这画面就好像浮现在你眼前,栩栩如生,从小时候无限的趣事,再到院子里身边的人发生的种种故事,虽然文中有“小团圆”媳妇的死,但是我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欢快的***,有说不完的秘密。
在这部自传式的***中,萧红追溯的是自己生命的起源之地--呼兰河,这里贫苦、愚昧、麻木与荒凉,每天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看着大泥坑里又淹死了多少猪,陷进去多少匹马;谁家来了个新媳妇或者生了个小孩子,大家连饭也顾不上吃,也要去瞅上一眼。这个小城如此狭促,只有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两条路,在东北粗犷的大自然中,这里渺小得几乎不存在,仿佛大地冻裂的口子随时能够让这个小城消失,这里的人虽然也喜欢在黄昏的时候望向天边壮阔的火烧云,但是最关心的却是东家长、李家短的琐事,他们永远在温饱线上挣扎着,连吃块豆腐都必须是咬牙切齿地豁出去了。
她虽然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找到无限的趣味,比如那不结樱桃的樱桃树,半死的李子树,蜻蜓、蝴蝶、蚂蚱以及躲在旧缸下的潮虫,但是,她最渴望的还是人的亲近,就像她幼时淘气地在仓库中翻出了所有的旧东西,然后又不小心地弄碎和弄丢了一切,长大后的萧红也在尘世中反复翻找自己的爱情,却总也得不到,她满心怀念着来自祖父的温暖。
苦难和肮脏并没有让萧红成为一个扭曲的人,在她最后一部作品--自传性质的***《呼兰河传》中,她依然在睁着孩童般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如此地纯净、如此地多情、如此地悲悯,那些叙事如同一串欢乐与悲哀皆有的凄婉童谣,从岁月的深处传来。
《呼兰河传》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在香港所著的一部长篇***,全书共十万余字。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连载,同年12月27日载完,1947年由"寰星书店"出版单行本(初版)。解放后的最新版本是2005年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茅盾作序。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是以作者自已童年生活为线索,回忆自已生活在黑龙江呼兰小县城里所遭遇的一些愚昧,落后,而有趣的生活琐事,形象地反映出故乡呼兰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及人情百态,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造成的种种陋习,深刻展示出二十世纪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民落后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全书由作者多个
童年小故事连串而成,趣而幽默。特别有趣的是呼兰县城当街有一个大泥坑,深六,七尺,淹死过猪狗,闷死过鸡鸭,下雨天常常弄得人仰车翻,而愚昧的人们从没想过填平它,而是站在坑边看热闹。小县城里生活的人们由于贫穷落后而愚昧无知,生孩子都要求神问卦,特别喜欢看"跳大神",有病了不知道求医,而"洗开水澡",以致小团圆媳妇在被开水烫了三次后,痛苦地死去……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自传体的长篇***,其中有作者对童年欢乐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但更多的是則痛苦和寂寞。作家茅盾曾在该书"序"中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封笔"之作,只隔了一年的1942年1月22日,这位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多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幽默人物传记古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幽默人物传记古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