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韩信的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韩信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元前202年,韩信率兵讨伐齐国,大败齐王广和楚将龙且,占领齐国全境,个人实力达到了顶峰,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力量。有多么重要呢?可以决定刘邦项羽封成败,如果韩信现在刘邦这边,那么刘邦就会取胜;如果韩信现在项羽那边,项羽就会取胜!项羽为了拉拢韩信,派盱眙人武涉到齐国劝说韩信叛汉,武涉称汉王想要吞并整个天下,现在楚汉之争,权码在韩信这里,韩信想着谁谁就会取得胜利,韩信最好的选择就是和项羽联合,共同抵抗刘邦,然后自己称王,三分天下。韩信拒绝了这个建议。韩信的谋士蒯彻也看到了这一点,以相人之术劝说韩信,称以韩信的面相而言,贵不过封侯,又很不安稳,但是如果看韩信的背面,贵不可言,认为现在韩信功劳太大了,投靠刘邦和项羽都不安全,最好是三分天下,自立门户!韩信也拒绝了蒯彻的提议。
其实这个时候的韩信是有机会自立门户的,从他索要***齐王的时候,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刚知道韩信要***齐王,刘邦大怒,认为刘邦和项羽正处于胶着状态,屡次被项羽打败,处境很艰难,这个时候,韩信不来帮助他抵抗项羽,反而索要封号,确实太过分了。但是陈平说道:“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刘邦马上转变观点,大声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立即派遣张良去封韩信为齐王。既然有机会自立,那么韩信为什么不自立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刘邦是韩信的伯乐,韩信成功的机会是刘邦给的,韩信感激至深,不忍背叛。韩信在拒绝武涉时,自己说的很清楚:“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 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知遇之恩真的不可背叛!这也说明了刘邦笼络人的手段确实非常了不起。
二是韩信刚刚以武力平定齐国,远不能掌控齐国,以其为基地争霸天下。齐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诸侯国,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田氏在齐国苦心经营了160多年,而且当时齐王不战而降,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齐国普通百姓的生命财产,齐国百姓对田氏有很大的感情。从秦末田氏很快复国就可以看的出来。而韩信率兵攻齐,再一次灭亡齐国,在齐国百姓来来,那就是侵略者,只是迫于武力,敢怒不敢言,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着韩信造反。况且齐国王族田横还在负隅顽抗,稍有不慎,田氏就会卷土重来。所以说韩信的基础是很脆弱的。
三是韩信也不能完全掌握手下的军队。韩信投靠刘邦,是孤身一人投靠的,韩信的军队最初是刘邦给的,说白了从大将到士兵,都是刘邦的,韩信叛变,这些人大概率不会跟着韩信。这个从刘邦屡次夺走韩信的精锐可以看出来。在张耳和韩信击赵时,刘邦不断的派遣使者,将张耳和韩信的精锐调离到自己这里对抗刘邦,张耳和韩信毫无办法。彭城之战失败后,刘邦早晨直接到张耳韩信军中,夺了韩信的兵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韩信击齐的兵马是从张耳赵国征发的,说白了是张耳的人,而且曹参、灌婴等都在韩信手下,这些人都是刘邦的人,其中张耳和刘邦还是亲家,张耳的儿子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怎么都不可能背叛刘邦。
四、如果韩信反叛,力量最为弱小,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韩信虽然占据了齐国,但是相比刘邦占据关中、汉中、巴蜀、魏、赵、代等广大地区而言,力量要小的多,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即使是项羽,韩信的力量也赶不上。况且还有彭越、琼布等力量。韩信很难成功。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战无不胜、举世无双、一饭千金、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背水一战等等。这么多成语都是来描述韩信的,足以见得韩信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帮助刘邦平定诸国一统天下,最终却沦落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全家被杀的地步,明明手握重兵,为何不杀掉刘邦取而代之呢?
韩信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聪明人,难道他真的没有野心想要当皇帝么?咱们纵观整个历史,依靠打仗从将军成为帝王的人都有谁。最典型的当属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从一个将军变成了宋朝开国皇帝。再来看看明成祖朱棣,原本朱元璋把江山传给了建文帝,朱棣硬是带着军队从建文帝手上把皇位抢过来了!再来看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斩弟,直逼父亲李渊退位。往远了说,武王伐纣,姬发也不过是西伯侯的儿子,一介臣子而已!
这么多人都是从别人手中把皇位抢过来的,而韩信这个传说中的兵仙为何做不到呢?其实当皇帝哪有想的那么简单,孟子的著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就说明了一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成大事者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韩信又占据了哪些呢?他帮助刘邦实现了统一全国,这个时候老百姓眼中只有大汉王朝的皇帝刘邦,又有谁会去谈及攻无不克的韩信呢?刘邦结束了多年的战乱,使得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正所谓是人心所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帝王的将军更不是一个好将军!曹操征战多年,一心想要统一天下,然而赤壁之战打败而归,他已经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恐怕实现不了统一天下的梦想,那么当上皇帝的梦能不能实现呢?于是他就去试探荀彧,最终荀彧用生命告诉他,您还是老老实实的当魏王吧!最终曹操一直也没当皇帝,他儿子曹丕继承父志,替曹操实现了皇帝梦!话说回来,韩信何尝不是跟曹操一个心情呢!他需要一个机会,然而他已经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倘若在帮助刘邦打江山的过程中,率兵反刘邦,自立为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时代,那么他完全有机会最终胜出的!但是韩信并没有那么做,反过来要再想去造反,那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韩信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韩信的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