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明之光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文明之光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传记文学要忠于生活中的***真事,这是所有传记文学的基本特点。若传记文学中的内容远离了真实生活,任意虚构,则就失去了传记文学的纪实性。
与此同时,传记文学并非一点都不能虚构。传记文学其实也是可以有一定虚构的,只是不能任意虚构,比如在一些次要人物、情节、或者细节上允许有一定可塑性空间。作者可以隐藏***的姓名,或者添加一些情节、细节来丰富人物的形象。
另外传记文学中所刻画的人物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古代的,不一定要有时效性,选材比较广泛,既可以关注现实,也可以放眼历史,进行富于审美价
“***的劳伦斯”故事,就是帝国主义把冒险家转变为间谍为自己的殖民地扩张服务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土耳其是德国的盟友,它同时参战。因为土耳其统治着***半岛,这是***的各个部族正处于分裂状态。谁支持***人独立的战争,谁就能最后取得***的信任。
这时,英国人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受英国军方的总参谋部派遣,带着“秘密使命”被派去***和近东,去唤起人们反抗土耳其人的压迫,站在英国一边作战。只有在***各部落中间去发动一场民族运动,他才能达到目的。劳伦斯不得不表现出他的最大兴趣是***民族运动,他干得出色是因为他自己相信这个运动。
英国给***人提供******,让他们牵制土耳其的兵力,意图控制***各部族。他***装自己是一个***人,换上***人的服装,与***人共同战斗、屡建战功,威震整个中东,被誉称为“***的劳伦斯”。
劳伦斯适应了这个“伟大的游戏”,他变身为***民族运动的化身,他最大的愉快是扮演一种角色,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战后,英阿双方在管辖大马士革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英国背信弃义,拒绝了***人的独立意愿,把劳伦斯推到复杂的政治外交浪头上,他内外交困。因为,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的***人角色,他发现***文明中最吸引他的一点就是它的“质朴的教理……也明显包含了一种质朴的道德观”,他“无需家庭守护神就能使自己变高尚”。
当劳伦斯不得不放弃做“特殊使命”的各种借口,恢复他的“英国人的自我”,他“用新眼光打量着西方,以及它的一切习俗。对我而言,他们毁灭了一切”。
英国一战时期的著名将领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出身威尔士贵族,曾经在大学自学***语,还以考古学家的身份去中东,肚子徒步考察在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境内的十字军古迹。还曾经以此为主题写下了毕业论文《12世纪末十字军运动对欧洲军事建筑风格的影响》。大学毕业后,1911年1月,22岁的劳伦斯以考古工作者的身份重返中东,参加了发掘奥斯曼帝国境内赫梯王国(Hittites)都城卡赫美士(Carchemish)遗址的考古行动。所以一直以来他首先都是一个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
1914年10月,一战爆发,奥斯曼土耳其是德国的盟友因此也宣战,土耳其参战后,在中东战场上英国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劳伦斯就是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考古,去参军。因为他流利的***语以及对当地民情地理的熟悉,很快就从伦敦的总参谋部地理情报分部调派至埃及开罗的陆军情报部工作。劳伦斯作为英方的联络官,一方面要维持与英方的密切联系,保证英方的情报与物资顺利到达。同时,他还得在四分五裂的***各部活动,希望能够将这些部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土耳其的军队。
从1916到1918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穿着***人的服装,深入到***各部落中,与他们同吃同住。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哥哥额部落的传统和意见,另一方面他不断的说服当地的部落联合起来与土耳其人作战。联合了之前亲土耳其一方的哈维塔特部族首领奥达·阿布·塔伊(安东尼·奎因饰),依靠后者的兵力,组成了一支非正规部落军,并且还攻下了堡垒亚喀巴。这次胜利也使他成为了英国军界的明星,并且最重要的是让英国人认识到了***起义军的重要性。整个的经历可以说是相当传奇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明之光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明之光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