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冯梦龙的人物传记,冯梦龙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冯梦龙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冯梦龙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杜十娘在历史上有其人吗?
  2. 关于东周,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

杜十娘历史上有其人吗?

杜十娘是明朝冯梦龙所写的《警世通言》中的人物,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既然他她是书中的人物,那对于杜十娘在历史上有没有其人这个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在书中有一个叫李甲的人。为浙江绍兴府人,其虽自幼读书,然而却并未登科,援例于北雍,一次他和同乡柳遇春同游教坊发司院内,遇到了名姬杜十娘。

冯梦龙的人物传记,冯梦龙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杜十娘十三岁步入风尘,如今已经十九岁,在这几年内,因为她美丽,所以也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王孙公子,个个都是为她痴狂,有的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这李甲也不例外,是个少年风流之人,只是之前没有遇到美色,如今遇到了美貌的杜十娘,自是不能忘情。一来二去,杜十娘也和李甲有的情谊,可谓是情投意合。

杜十娘本来就有从良之心,跟随李甲。无奈李甲害怕其父,故不敢应承。当然就算如此,他们还是颇为恩爱。

冯梦龙的人物传记,冯梦龙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杜十娘毕竟是风尘女子,里面的杜妈妈见杜十娘只钟情于李甲,别的富贵之人都拒之门外。杜妈妈看到这些利益白白的从身边溜走,心中自是不喜。

本来李甲还有些钱给杜妈妈,时间久了,李甲还哪里有钱给杜妈妈,所以杜妈妈也开始厌烦李甲了。更重要的是其父知道李甲痴迷杜十娘非常生气。于是就断了李甲的供给。

这老鸨杜妈妈在杜十娘的诉说下,答应只要李甲拿出三百两银子就可以赎走杜十娘。不过因李甲的名声在好友中已经不好,所以他们都不借给他。

冯梦龙的人物传记,冯梦龙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幸好柳遇春出手帮忙,设法筹到你银两借给了李甲不少银子。杜十娘得以赎身出的青楼。

杜十娘赎身后,本想和李甲一起回家,但这时李甲还是担心他带着一个风尘女子回家无法向其父交代。于是杜十娘就说那不如去苏杭游览一番。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柳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杜十娘的不幸遭遇,总令后人扼腕叹息、无限感慨。

杜十娘故事发生在明代的一个爱情悲剧。早在冯梦龙创作《警世通言》之前,这个故事就在社会上轰动一时,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问世后,故事更是不胫而走,三百多年来,一直盛传不衰,加之戏曲、***、音乐等不断演译,杜十娘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据专家考证:杜十娘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前后,地点在北京至瓜洲(今扬州附近)。当杜十娘在南北交通要冲的瓜洲渡口怒沉百宝箱、悲愤***后,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轰动,传播很广。故事在民间流传三、四年后,受到了文人的重视并加以记录传写。

第一个记录者是明代文学家宋懋澄,他根据这条社会新闻,创作了《负情侬传》。在传末自述其写作始末说:"余自庚子年秋闻其事于友人,岁暮多暇,援笔叙事……"这个写本***用的是传记体,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做***真事的传记"据实敷衍"的,而不是作为小说虚构创作的。因此可以推断,杜十娘故事的第一个写本忠实于本事,真实性是很高的。

冯梦龙创作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收录在《警世通言》中,突出的重点从负心汉李甲转到了风尘女子杜十娘身上,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经典艺术形象。

冯梦龙是一位通俗文学***。由于科举不顺又生逢乱世,故寄情于创作。他曾热恋过一个叫邵慧卿的歌妓,对苏州的茶坊酒楼下层生活接触频繁,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使他笔下的平康女子艳而不俗、媚而不淫,多才多艺,心地善良。

明末乱世,政治黑暗,但商业经济相对发达,官员子弟奢靡之风盛行,一方面清军兵临城下,一方面是权贵们与“秦淮八艳"醉生梦死,冯梦龙的作品显然有很强的现实背景。比如《玉堂春落难逢夫》,直接取材于当时的一桩公案。

总之,三百多年前的瓜洲渡口,那个寻真爱而不得、生无可恋的女子,也许永远堙没了姓名。但她怒沉百宝箱、纵身跃入滚滚长江之举,除了让我们扼腕叹息之外,也是对寡情薄意的金钱社会的血泪控拆。

感谢阅读,欢迎点评!

没有,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

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

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关于东周,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

关于东周时期的书籍,不知你问的是东周时期的人写的书还是后人写的介绍有关东周列国风土人情的书,那我只有根据我的理解来回答。

东平王东迁以前的历史称作西周,以后的历史称作东周。东周又大致包括两个历史阶段,前段叫春秋,因鲁史名《春秋》而得名。后一段叫战国,因西汉末学者刘向编辑了《战国策》一书,“战国"才成为这一历史时代的名称。这个时期,中国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史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号称“诸子”,“百家",言其学术繁荣。产生了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几家。

你要是想看这时出的书籍:

1:是以孔子整理的古籍有六种:《易》,是讲哲学的。《诗》,是诗歌的总集。《礼》,是讲周代典章制度与礼仪的。《书》,是上古以及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献汇编。《春秋》,是部依据鲁国国史改编的编年史,《乐》,大概是讲音乐及其政治作用的。这六种书是孔子教授学生的课本,又叫"六经"。除《乐经》外,都借助于师徒的传抄授受,流传下来了。建议看《论语》。

2:道家学派老子的《道德经》。

据说是老子晚年骑了青牛西游要过函谷关,函谷关的关令尹喜很祟拜老子,请他写书。老子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就入关到秦国去了。

《道德经》又叫《老子》。这本书里有着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他在书中使用的哲学概念“道",据他说指的是自然,是万物的起源。他的思想中有朴素而丰富的辩正法和初步唯物论的因素。有的学者认为《老子》是部兵书,讲战略与策略的兵书,不是一般军事家的著作,而是属于哲学家论军事的军事哲学著作。

最后,你要是想看内容更丰富些的建议看后人编写的《东周列国志》,是由明代***家冯梦龙以***的形式写的,读起来更容易通俗易懂。


我从去年开始在一些平台上讲解《诗经》,因为需要了解很多关于东周的历史来***诗经讲解,因此看了一些书,下面我推荐3本我个人看了,觉得还不错的两本关于东周的书:

1.《春秋左传

相信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左传》是左丘明所写,我介绍的这本书全称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春秋左传(套装共2册)》(因为原版的肯定很难理解),这本说介绍了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诸侯国之间相互征发,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逐渐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统一,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左传》这本书共有13章,除了第一张是前言外,其余12章讲了12个诸侯国君主的故事。内容是文言文,但是也有白话文的解说,可以说看起来很方便,里面的内容,其实就是故事,所以有人会把它当做***来看。

2.《东周列国是怎样一锅粥》

初次看到这本说,觉得说的简直太对了,东周列国真的是一锅粥啊,由于诸侯国太多,兼并战争太多,经常很容易就搞糊涂了。

《东周列国是怎么一锅粥》的作者是张可克群,她是高晓松的母亲,也是一位才女。这本书更是通俗易懂,而且语言风趣幽默,里面有很多陕西方言,例如,“撒意思嘛”“干撒呢么”,还有河南方言,如“这可不中”,读来非常有趣。

这本书共有36章,讲的就是周幽王“千金买笑”褒姒,烽火戏诸侯;郑庄公“黄泉认母”等36个故事。个人觉得这三十六个故事,对东周列国的发展说的算是比较明白了。

其实大家还可以看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适合初读古文的人。

3.《诗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冯梦龙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冯梦龙的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