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一大立党二立纲解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2.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兵是怎么被明军赶回大漠去的?
  3. 胡氏家谱字辈?

驱除鞑虏复兴中华

      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最早见于1367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出兵北伐元朝时所颁布的檄文《谕中原檄》。檄文明确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1905年8月,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事件,一大立党二立纲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驱除鞑虏,指的是赶走北方少数民族。鞑虏是历史上***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如蒙古族、满族等的蔑称。清末同盟会曾有“驱逐鞑虏”等纲领,是借鉴自元末明初朱元璋“驱除胡虏”的北伐檄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也属于中国人,所以现代称呼中禁用这个词。

      复兴中华,意思就是使中国再次回到强盛时期,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兵是怎么被明军赶回大漠去的?

曾经纵横欧亚的蒙古兵是怎么被明军赶回大漠去的?

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事件,一大立党二立纲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学习历史哲学我们知道,一个王朝的覆灭总是由内、外因共同叠加完成的。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亚,版图一度延伸至波兰、匈牙利。可是到了元朝末年,由于元廷内部的党政纷争,加上中原汉族势力的急剧上升,最终导致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兵被大明军队赶回大漠。从三个维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元朝末年,元廷党争军阀混战,曾经的铁骑大军,现在已然变得军备废弛、不堪一击。而且我们知道,曾经的蒙古大军都是纯种族人群,多以蒙古人、色目人为主,而后期的大军则编入了蒙古人、色目人及***混杂的军队,作战能力肯定大打折扣。

除此而外,元朝大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一度认为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不足为患,如此轻敌导致了朱元璋势力的迅速强大。再看王保保这边不但无视朱元璋的存在,那边迅疾挥师北上,还陷入了同军阀孛罗帖木儿争混战。

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事件,一大立党二立纲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导致元廷军阀混战的原因有很多,但“高邮之战”是重要原因之一。1355年,张士诚在高邮之战大破元军中央军主力40余万,元军主力损失过半,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各地军阀崛起,陷入纷争局面。如此一来,军阀乱战,演变成了元朝内部矛盾,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逐渐强大,王保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于1366年南下,但此时徐达大军已经在江淮驻军,加之后来自己被削官,种种矛盾的,催生着新的王朝。

朱元璋势力发展迅速,无论从部队编制上还是麾下将才的任用上,无疑都是顶配。

众所周知,朱元璋当过和尚,甚至一度沦为乞丐,正是早年的这些惨痛经历,让他掌握了基层第一手资料,所以举事以后,他对待一些事务***取的都是强有力的手腕。他军纪严明,知人善任。先后有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骁勇善战的大将扑奔而来。直至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基本上扫清了西方势力。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的口号,决定北伐。我们知道,王保保一直是朱元璋头疼之人,此人勇猛、刚毅、有头脑且忠君。朱元璋数次想招降此人,但终不得。

北伐期间,徐达、常遇春率领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潼关等地大破王保保、张思道的军队。随着元朝的没落,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元顺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从大都北逃,北伐军攻占了大都,一举结束了蒙古九十多年的统治。

功劳不能都算在朱元璋头上。

1352年,刘福通大败三十万元军。元军统帅也先帖木儿带头逃跑,号称精锐的六千阿速军带头溃散,一战彻底打没了元军的名声。

1354年,张士诚死守高邮,竟然以万余败军击破了脱脱的“百万”大军(估计四五十万),被征调的高丽、西域的军队都损失惨重。四十万元军全面溃散,甚至不少人干脆直接投了各地的红巾军。此战基本歼灭了元军的主力,此后元朝中央朝廷基本沦为旁观者,元朝的军力基本都几个军阀掌握。

1356年-1358年,刘福通开始三路北伐。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韩宋***进入鼎盛,元军连战连败,最后靠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军阀的力量,再加上刘福通的战略错误,在1363年才把红巾军的北方主力镇压下去。但是,元军的主力长期在北方被牵制,南方完全丢给红巾军自由发展。

胡氏家谱字辈?

胡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五位,在台湾则排名在第三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胡氏族谱字辈排列如下:

1、湖北长阳胡氏字辈:仁德胡继文应廷水秉公启祖玉正绍应宗家懿行光耀友庆祖德昌明世寿国仁传必远新文渊华林吉安水清松滋荆辰长阳融景亮永照民。

2、贵州黔西胡氏字辈: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3、贵州雷山胡氏字辈:朝北国之祯武功佐冶陵开基凡后品应学有贤明诗书宜可读月下海水清忠良光胜典风鉴绍前因。

4、湖南宁乡胡氏字辈:克仕旭□四秉九宗懋衷孝锡泽本光培镇湘麓荣增锦清集耀在鉴治业炳均。

5、湖南湘潭胡氏字辈:锡泽由于宋洪基盛在湘孝廉开甲地永世得荣昌作述家声远贻传世系长修明逢泰运继序有余芳。

6、浙江东阳胡氏字辈:云城百千万亿元正益恒覆泰怡友端恭启仁义理智信福禄寿康宁光裕荣华盛修齐均治平缵绪维新运。

7、福建永定胡氏字辈: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纬武陈纪立纲。

8、 四川资阳胡氏字辈:孝义永兴国礼志信忠昌清德嘉明远宁君教授长光前坤多仕玉后大书香。

9、广东信宜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

世界胡氏通谱,百字统一世派字辈 ,淮阳世泽远,安定家声扬。 殷周恩威著,汉唐秉钧强。 国泰乾坤正,民欢礼义祥。 诚敬思高节,守真作栋梁。 清廉遵祖训,敦厚循规章。 孝道治平永,勤俭焕荣光。 克显先贤烈,启迪毓秀良。 修身明哲理,中和致富康。 同宗联相助,华厦共辉煌。 承继丰功业,千秋庆德昌。 备注:

1、从满公派下来90世就是“淮”字辈。

2、每一辈(即一代)大约31年。

3、“殷”字辈即是现在的“展”字辈,从满公派下来刚好是100世。 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大建党二立纲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