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个人的视角叙述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一个人的视角叙述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走进历史人物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锁定历史人物目标,分析历史人物时代背景、文化修养、生活习惯、喜好、癖好、性格、遗留下来的生活轨迹(同生活用品、历史人物阶层用品),揣摩行为习惯,分析遗留墨宝、正史、野史、民间传说,分析历史人物周边的人物性格,简单地说,就是与历史人物进行思想性的对话,让自己心理深处萌发一种思想上的交流。
品评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当时所处宏观的历史大环境和个人局限性。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当代人,掌握的资讯都是有限的,片面的,所做的选择也是借由这些有限的片面的资讯来得出的结论。掌握足够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历史人物成长生活的环境,能更好的设身处地的思考当时他面临的问题,理解他做出的抉择。
走进历史人物,比较好的方法,是读原著,悟原理,身临其境。
有自己代替所了解的历史人物,穿越历史长河,想象自己在这个历史时空中,在同样的历史现实条件下,在同样的外部因素下,在等同的性格元素下,我或者你,面临这样那样的诱惑,这样那样的逼迫,会选择怎么样去做,怎么样去成就一番事业,推动历史前进。
有人说,历史既是英雄创造的,又是平民推进的,可是名流千古的只有名人,君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将毋庸置疑,自有人歌颂,万古长青。可是躺在脚下的万骨没有任何记忆,可能留下的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吧。
所以走进历史人物,让历史人物走进你我的心中,或许以自己为引,“亲身”想象体验一下所经历的一番事业、爱情、亲情、友情,或许我们会更加了解历史人物,更加领悟人物历史的波澜壮阔。
陈寅恪提出的看法是“同情之理解”,这个同情是要你置于历史人物的语境,与他共情,同他所想,要真正地去顾虑他所在环境和情势,要顾及他所处的时空纬度和文化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他。
当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或者突然达到这种境界。卡尔波普尔说“科学让想法替我们试错”,所以要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结构,再通过不断地体验尝试和揣摩才能走进历史人物。
当然走进去,还要走得出来。很多人研究某一个人,便把情感投射于某一个人,因而便爱他的一切,不容许他人批评辩驳。只有跳脱出来,才能真正作为“他者”,进行理性的批判。
同情之理解尤其重要,他者之观察必不可少,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走进历史人物了吧。
走进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人物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著名的历史人物,在一些史学著作中,都会有关于他们的记载。相比之下,正史的记载更为可靠。
如果我们要了解秦始皇,就可以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要了解荆轲,就可以阅读 《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有关记载。
读人物传记。
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专门的传记描述他的生平、经历和历史影响,这是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最直接的资料。如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了解苏东坡生平及其作品的重要资料;想了解唐玄宗的生平,可以阅读蒙曼老师写的《唐明皇》。
直接阅读该历史人物传世的著作和作品。
这是直达历史人物内心世界,和历史人物进行精神交谈,了解其思想主张的桥梁。比如我们要了解王阳明的思想,可以去阅读王阳明的著作《王阳明全集》。
也可通过阅读野史和相关的历史小说了解历史人物。这时需要对里面的一些内容进行甄选,去伪存真。
比如我们想了解曾国藩,可以阅读唐浩明的历史***《曾国藩》。
通过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民间故事和传说相比于正史往往更加丰富鲜活,但是需要我们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说故事中也不乏真实的历史素地。
总之,了解历史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多方面收集史料,进行对***析,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地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不用今人的眼光去要求和评价古人,是我们走进历史人物,客观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方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个人的视角叙述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个人的视角叙述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