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事件解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七年级上册历史事件解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主要内容:项羽刚愎自负,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根本原因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禹: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②公元前2070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成汤:①约公元前1600建立商。
周武王:①武王伐纣,,约公元前1046建立西周。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商鞅:商鞅变法,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使秦国战斗力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奠定了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基础。
项羽:巨鹿之战。
刘邦(前256~前195)名邦,字季,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他原本是秦朝泗水亭长,大泽乡起义爆发后率众起义,称沛公,后投奔项梁,逐渐成为反秦的主力之一。公元前207年,他率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此后他被项羽封为汉王,并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最终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建立了汉朝。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在位期间,***取了诸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豁免徭役等重要措施,对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还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定算法、历法和度量衡,并翦除异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195年,他在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死后庙号为太祖,称高皇帝,历史上习惯称他为汉高祖。
1.元谋北京旧石器,河水坡粟始耕地。
2.人文初祖是黄帝,尧舜大禹禅让制。
3.夏朝禹建数第一,夏商已有青铜器。
5.春秋首霸齐桓公,战国七雄秦在西。
6.防洪灌溉都江堰,铁器牛耕生产力。
7.奖励耕战图富强,商鞅变法秦崛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年级上册历史***解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解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