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年级历史事件简述总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八年级历史事件简述总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时间:1840,6——1842,8主要人物:林则徐背景: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重大***:林则徐虎门销烟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人;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人商定。影响: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战败求和的***,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长崎***(亦称镇远骚动),日方称长崎清国水兵***,是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清朝北洋水师造访日本长崎市的期间,发生一起激烈冲突的******。
1886年8月13日,五百多名北洋海军水兵违反军纪上岸,其中十多人前往当地一所妓院寻欢作乐,醉酒后闹事斗殴。闻妓院报案而赶至的两名当地警察,很快拘捕了滋事水兵并平息事端,经口头严厉警告后释放。被捕水兵不甘受辱,其后煽动三百多名同袍上岸,强行闯入当地派出所袭击警员。一名警员当场被水兵打死,另一名警员被刺成重伤。
此事之后,长崎县警派大队逮捕全数肇事水兵,平息民怨。
但长崎当地的民族组织觉得吃亏,酝酿对北洋海军水兵进行报复。
8月15日,四百五十名水兵登岸自由观光,丁汝昌怕再闹出事,明令禁止水兵携军械上岸。
早有准备的警察和日本民族组织,进行伏击。
他们出动数百人,手持武士刀、长刀之内,将数百名水兵分割包围,街边市民更加以配合以石块攻击水兵。
当时日本人都是全副武装,而北洋海军水兵基本都是空手,当然不是对手。
事后统计显示,水兵方面有十人死亡、四十四人受伤、五人失踪。
观点:如果长崎***中,李鸿章硬气一点,就不会有甲午战争,也不必挨***了!
满清***闭关锁国,导致与世界脱节,泱泱大国沦为欺凌对象。
其实日本跟满清一样,它们也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并且时间比满清更长。
但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满清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满清叫洋务运动,日本叫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的野心越来越大,比如在朝鲜制造甲申***,意欲提前控制向外扩张的跳板朝鲜半岛。
满清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对此非常重视。
于是在1886年,李鸿章命令丁汝昌等人,率领北洋水师去到朝鲜东海岸,进行军事演练。
然后以旅顺港尚未完工为由,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军舰前往日本长崎检修,并展开对日本的“亲善访问”。
1894年9月至1895年2月的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国以没有一艘舰艇被击沉的战绩,全歼清朝北洋水师,举世为之震惊。
战前的北洋水师,拥有主要军舰25艘,***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其实力被评为“***、世界第九”(***用当时《美国海军年鉴》的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当然,这个排名仅仅依据舰艇数量、排水量、大炮口径等等,实际作战能力是无法计算排名的。
号称“***”的北洋水师为什么败给了蕞尔小国的日本?为什么败得这么惨?其原因,后人总结得已经比较全面了,诸如慈禧挪用军费、军备松弛、军纪涣散、制度***、朝廷党争等等。清廷削减海军军费、基本停止购买新舰,而日本则大力发展海军,中日海军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中日海军力量对比发生逆转,则起因于甲午海战八年前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长崎***。
长崎***在当时也称“镇远骚动”,日本称作“长崎清国水兵***”。这一历史***,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往往只字不提,在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文献中也鲜有提及。今年6月28日我参观威海刘公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时发现,陈列馆内只用一幅油画简单提了提长崎***。解说员说,长崎***之后达成的协议,是中日之间一个平等的条约,是清***对日外交的唯一一次胜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年级历史***简述总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年级历史***简述总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