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励志人物传记岳飞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励志人物传记岳飞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可以看二十四史中的宋史 中的高宗本纪中可以见岳飞的痕迹 不建议看宋史中的岳飞列传因为里面杂质太多 空口白牙的太多了。像是传记小说评书不建议做为历史看。 岳飞是个大英雄 只是他的历史是被***了
岳飞一生大小战役不下百次。例举三大战役:一颖昌大捷。杀敌5000多人,俘虏2000多人,缴获马匹3000余,几十名敌将也死于宋军之手。不久,张宪部将在临颍东北打败金军。岳飞率军乘胜追击金军,于距开封仅20多公里的朱仙镇击溃金军,至此岳飞反攻中原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北伐打下了准备。二,郾城大捷。为收复打下了基础。三朱仙镇大捷。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最后一战。此役岳家军继颍昌之战后全线进击,包围开封。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战功从《宋史》及《高宗本纪》中的描述和民间传说及其孙岳珂整理的《金陀粹编》是有出入的。
不一样!传说是夸大其词以裝行色!你现在看到的岳飞事迹主要是宋孝宗***时缺少***材料,所以***用了岳飞后提供的材料。知道夸大功绩,无所谓,为了北伐!树立典型!正史远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抗金是真的,不屈不挠是真的!
应该问岳飞抗金时指挥了几次著名战役?因为大小战役数百次。
载入史册的主要战役大致有:收复襄阳六郡;顺利攻克伊、洛、商虢等州;复洛阳、郑州等地;又于郾城、颖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这时候宋军和北方的义军已形成对金军的合围之势,也就是岳飞所主张的联结河朔的主张,眼看就要发挥威力。
金军主帅兀术,看到不妙想溜。也怪原北宋的一个太学生多事。真是一个十足的奴才!他劝止了兀术。他说:自古內有权臣,外面的武将是不能成功的!兀术觉得有道理,相信了这个奴才。
还真让这个奴才给说对了!秦桧看到岳飞马上就要建立不世功业,他可就坐不住了,哪管什么百姓死活,他开始向高宗歪曲事实了!他说,岳家军,孤军奋战,哪里是强大的金军的对手。如果再不召回岳飞,恐怕宋军的家底,都要毁在岳飞手里。等着岳飞败了,你再想议和,人家能答应你吗?朝廷已被秦桧把持着,赵构根本不清楚外面的情况,所以才有了这可恨的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岳飞当时就无比悲愤地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当地百姓哭着让岳飞留下,岳飞无奈,为了当地百姓不被金人报复,下令推迟五日撤军,好让当地百姓转移。岳飞撤军后,北方义军也遭到金人的打压,岳飞知道后,慨叹以后再无中兴的可能了!
传说中的岳飞所指挥的战役,当然会和历史上有出入。真正的岳飞的故事就如此精彩,传说当然可以更精彩,不把人物搞得面目全非,传说等一切文学作品,可以尽情地夸张、美化人物,因为文学作品可以高于生活。有的拿文学作品来攻击历史人物,真是可笑!
岳飞字鹏举,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确实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的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但是传说中的一些著名的战斗也被后世***家安排在了岳飞的功劳薄上。
吴玠字晋卿,也是抗金名将,曾在和尚原以数千军卒大败十万金兵之后,被***家改编成了岳飞的“八百破十万”。
韩世忠字良臣,建炎三年在黄天荡围困金朝大将完颜宗弼也被***家写进了岳飞的功劳薄,写成黄天荡大战大破金兀术。
南宋初年的抗金主要战役之一顺昌保卫战(顺昌大捷),战役的指挥是刘琦字信叔,这是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役。刘琦率全城军民与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取得最后胜利。更为精彩的是刘琦大破金兀术带领的铁浮屠和拐子马,这也被***家改编为岳飞大破金兀术连环马,也记入岳飞的功劳薄。
岳飞反而有多个著名的战斗没有写进传说故事。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追谥岳武穆王,为中国南宋时期的名将。
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通过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二十一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
公元1140年春,岳家军北伐,兵临朱仙镇直迫金国首府汴京。若胜,徽钦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凭著“莫须有”三字罪名,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于大理寺风波亭赐死岳飞父子。
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下诏***,复岳飞元帅官衔,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追谥岳武穆王,为中国南宋时期的名将。
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通过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
二十一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
公元1140年春,岳家军北伐,兵临朱仙镇直迫金国首府汴京。若胜,徽钦二帝回朝,宋高宗天子地位可能不保。主和派秦桧向宋高宗献计,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凭著“莫须有”三字罪名,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之夜,于大理寺风波亭赐死岳飞父子。
至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下诏***,复岳飞元帅官衔,谥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
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不见得没有)”)。
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在杭州大理寺狱中被***,其长子岳云及其部下张宪斩于临安闹市。
岳飞被害前,在狱中写下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了生命危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隗顺死前,又将此事告诉其儿,并说:岳帅尽忠报国,今后必有给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岳飞沉冤21年后,绍兴三十二年(1153年),宋孝宗即位,准备北伐,便下诏***岳飞,谥武穆,改葬在西湖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岳飞在南宋诸将列传当中排列第二。)
第一步:好友煽风。岳飞遇害,第二步:部将挖坑第三步:死敌点火。王俊挖好坑之后,岳飞死敌秦桧就开始点火了。
第四步:皇上磨刀。
第五步:把兄弟监斩。
赵构下了决心后,便赐岳飞死,岳云、张宪处斩
细节:岳飞是被宋高宗***。经过三次北伐,岳飞率大军连克蔡州、郑州、洛阳等地,正要乘胜渡黄河消灭金朝之时。
宋高宗、秦桧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最后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励志人物传记岳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励志人物传记岳飞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