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长恨歌描写的两个历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诗中描绘的景象发生在什么事件中?
  2. 比较洛神并序中描写洛神的部分与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部分,二文有何不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诗中描绘的景象发生什么***中?

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很长的一首诗。描绘的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帮小弟被安禄山追得晕头转向。小弟们很郁闷,挺住不走了,要求李老头杀了杨贵妃泄愤。

唐玄宗虽然看着身边夜夜笙歌的美女,很不舍得。迫于下面人的压力,没办法,还是勒死了。

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事件,长恨歌描写的两个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失去民意的杨贵妃,死后,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可怜,一代美女落得惨淡收场~~~~

比较洛神并序中描写洛神的部分与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部分,二文有何不同?

(洛神赋)与(长恨歌)都是描写女人貌美的词句,但二者的描述有很大区别…

先说(洛神赋),是曹值描写的自己的嫂子甄宓,是将一个美女子全身每一个部位及行走精确细致的描述,真可谓是淋漓尽致,

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事件,长恨歌描写的两个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貌青松。

仿佛兮轻云之蔽月,飘飘兮流风之回雪。

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绿波。体形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庵辅承权…当然,作品艺术离不开夸张。

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事件,长恨歌描写的两个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说,(长恨歌)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的杨贵妃的美,只是写的杨贵妃的艳媚及外形走路的概括,并没有特别细微的描述…如,天生丽质难自弃,尽是君王看不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鬓花艳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这个红颜祸水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杜甫曾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洛神赋》和《长恨歌》,和其它大部分古典文学一样,都被后人解读(强加)了很多文字之外的政治寓意等。不理会这些寓意,单纯说其中“描写女性美貌”的部分,两篇作品的对比是很有趣的。

简单来说,洛神赋的描写是“似近而实远”,长恨歌的描写是“似远而实近”。

曹植在作品中,对洛神这个大美女从头到脚细细刻画一番,每个部位都攒词句讴歌,似乎作者本人就站在洛神面前一寸一寸观察过她,但整体的文风,仍然是在写一位“女神”,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那种。甚至他直接写洛神与自己对话约欢,可还是没有近切接触感。

原文节选:“(洛神)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这是曹植自述拒绝了美女邀请,随后洛神就“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总的来说,这美女的作派没有人间烟火气,动不动就飞升了,作品中也以大量的自然植物气候等物衬托她的神仙态。

《长恨歌》相反,白居易几乎没有直接写过杨贵妃的体貌,发髻怎么样,脸怎么样,三围怎么样,这种工笔描画是没有的。他大量使用的是侧面烘托、情景气氛渲染,效果极具挑逗性,几乎可以归为***学一类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

洛神是洛水之神,是一个仙女,自然风华绝代。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具有羞花之貌,且能歌善舞,乃是人间绝色。但是杨贵妃毕竟是人, 不及洛神之形象完美。



曹植的《洛神赋》,讲述了一个人神殊途的遗憾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悲歌。在我看来,曹植的文学才华要远远高于白居易,虽然曹植和白居易都是文学大家。

曹植没有见过洛神,白居易当然也不可能见过杨贵妃,所以他们对主人的描写就全凭想象力。在两篇经典的文学作品里,洛神和杨贵妃的描写有什么不同呢?

洛神与杨贵妃都是美女,为了描绘她们的美丽,曹植所***用的艺术手法更丰富,其***用了由远到近的手法,“俯而未察,仰以殊观”,***用了比喻的手法“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又***用了直接的容貌描写,如“云髻峨峨,修眉联娟”,后面又有许多服饰,首饰,神情描写,可以说描写洛神的美非常全面,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用词华美,震烁古今。


在《长恨歌》里面,白居易赞颂杨贵妃的美只***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比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描写杨贵妃的容貌服饰动作神情都是一两个词语,远远不及《洛神赋》里洛神的详细描写,这也证明了白居易的文***远远低于曹植。白居易用来比喻杨贵妃的美只有一句“梨花一枝春带雨”,远远少于洛神的大量比喻描写。

《洛神赋》中的结局是人神殊途,依依不舍的离开,是“生离”,《长恨歌》里的结局是“宛转蛾眉马前死”,是“死别”,更令人痛心惋惜。

《洛神赋》重在描绘洛神的美丽,《长恨歌》重在讲述美丽的爱情悲剧,两篇文章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是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绝色的佳人来。

楼阁玲珑五云起,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鸣玉鸾以偕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长恨歌描写了两个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