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杨广人物传记1500,杨广人物传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杨广人物传记150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杨广人物传记150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炀帝传谁写得好?
  2. 杨广一直被李唐黑,而且还污蔑他好色,说他染指了一些美女,都有谁?
  3. 李世民麾下第一大将尉迟恭是怎么投唐的?李世民怎么收服尉迟恭的?

隋炀帝传谁写得好?

袁刚《隋炀帝传》,这套帝王传记是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多都是断代史专家的作品,比较专业。而且,这部隋炀帝是内容比较丰富的一部,字数有五十多万字。这套丛书里面的《隋文帝传》,是韩升的作品,查查就知道他的大名了。

另外,韩升的父亲,著名历史学韩国磐也写过《隋炀帝传》。隋炀帝相关,还有《隋炀帝的真相》,作者急于为隋炀帝正名,有些纠枉过正。如果你要求不高,就当故事看看,蒙曼的《隋炀帝》也可以读读。

杨广人物传记1500,杨广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广一直被李唐黑,而且还污蔑他好色,说他染指了一些美女,都有谁?

所谓的“染指”,指的是隋炀帝碰了不该碰的女人。

隋炀帝杨广,本身也是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皇帝,但犯了“急功近利”的错,最后弄得天下皆反。隋炀帝也因此不得不从国都大兴城,跑到了江都去避难,但最终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

隋朝灭亡之后,史书对于隋炀帝就有了一些“涂黑”现象,再加上各类民间文学的加工,隋炀帝的形象开始变得扭曲,特别是在明朝人写了一本《隋炀帝***》之后,隋炀帝逐渐被妖魔化成了“杀父夺权、杀兄盗嫂、欺母戏妹、让宫女穿开裆裤等等”的大魔头。

杨广人物传记1500,杨广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炀帝剧照)

李世民麾下第一大将尉迟恭是怎么投唐的?李世民怎么收服尉迟恭的?

“打铁匠”变“山大王”

尉迟恭,字敬德,山西朔县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

杨广人物传记1500,杨广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尉迟恭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文化,一字不识。长相却很独特:身材高大、腰圆膀阔,脸如黑炭,两眼血红如喷火。青年时期,为维持生活,他以打铁为生,由于又穷又粗鲁,没有女孩看得上他,到了二十岁,还是光棍一条。

尉迟恭所处年代正值隋朝末年,政治黑暗,贪官污吏遍地都是,百姓叫苦连天,在死亡线上挣扎,尉迟恭恨透这种不合理社会,一气之下,纠集一帮伙计上山当强盗去了。

有一天,山下有人娶媳妇,吹吹打打沿山而过。尉黑炭手持两杆各重六十斤的钢鞭,飞马上前,口中大喊:“呔,瞧我的!”迎亲队伍四处逃窜,尉迟恭揭开花轿门一瞧:好家伙,是个美人儿。大喜过望,高声招呼小喽啰:“兄弟们,抬上山压寨。”这个被抢的媳妇就是后来的唐朝大将军尉迟恭的贵夫人。

“山大王”封将军

隋炀帝大业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割据一方,称王称帝。山西庶民刘武周见有机可乘,也纠集一帮人马,斩杀隋朝官吏,开仓济贫。结果远近响应,几月间募得上万兵马。不久,刘武周联合北方突厥,立足山西形胜之地,自立为国。刘武周久闻尉迟恭大名,遂拉他入伙,封为将军。

时间一长,尉迟恭对刘武周很失望:刘武周只知道积攒金银和吃喝宴饮,对将士们从不关心过问。这种人难成气候。

公元619年,秦王李世民主动请缨,率大军渡过黄河,誓灭刘武周。由于李世民谋略出奇,用兵如神,大败刘武周得力干将宋金刚,伏尸两百里,见形势不对,尉迟恭和另一将军寻相只好投了李世民。

情归李世民

不久,与尉迟恭一起的将军寻相借机逃走了。李世民手下担心尉迟恭也会叛逃,索性把尉迟恭绑了,还劝李世民把他杀掉。李世民一听,大怒:“东汉光武帝能置赤心人于腹中,故能定基河北。以心换心,敌可为友。如敬德想叛变,他早就和寻相一起走了。”

说完,亲自帮尉迟恭松了绑,又把他请入帐中,诚恳地说:“大丈夫意气相投,请别介意。”说着拿出一包黄金,对尉迟恭道:“如果你真要走,我不留你,这些金子就给你做路费,也不枉你我相识一场。”

尉迟恭一听,眼泪哗哗地,连鼻涕都出来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王能这样对我,我怎敢不为您效力,以后你就是我老大。”

尉迟恭原是隋未叛将刘武周部下,为争天下与李渊父子干上了。经数次交锋,被秦王击溃。主将刘武周外逃,后被杀。尉迟恭等部将被困,无奈降唐。随后跟秦王战洛阳,在与王世冲对战时,原刘武周降将多人叛逃,担心尉迟恭也反,将其关压。有唐将建议秦王杀之,王不信,亲召之并送金银而对其言,不会听谗言而杀之,如去,决不阻挡,所送金银权当路费。尉迟恭甚为感动。留下后秦王亲带其营外巡视被敌发现,面对强敌临危不惧,打落单雄信,逼退敌军,救下秦王。此后南征北战,多次救主。持别是后来面对太子齐王重金收买,不为所动。玄武门事变主要策划者之一,并是参于者执行者,在秦王被齐王用弓弦勒杀的危险关头,又一次出手救主并诛杀齐王。随后带兵入宫,迫使李渊传旨稳定大局。为秦王登基立下汗马功劳。这真是:明君爱将心不疑,贤臣尽忠保社稷。一段佳话。

尉迟恭是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干将和铁杆追随者,但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在李世民身边的,他和李世民身边的大部分武将一样,都是在后来投到李世民这边来的。

尉迟恭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打铁匠,并没有什么出息,如果不是隋末的乱局,他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一个打铁匠,娶妻生子,平凡的过完一生。但他生活在隋末群雄并起的时代,尉迟恭自恃一身武力,不愿意平庸的生活下去,于是他也入了乱局,后被刘武周收至麾下,任偏将。

619年的春天,刘武周在收编宋金刚之后依靠突厥的力量准备入图晋阳,兵锋势不可挡,很快晋阳就成了刘武周的地盘,而镇守晋阳的李元吉狼狈逃往长安。眼见山西的大部分都成了刘武周的地盘,李渊甚至动了太原这个大本营的想法。

刘武周的势如破竹,自然也吸引了不少追随者,其中就有夏县的吕崇茂。吕崇茂虽然打败了裴寂,但却无力对抗李渊派出的大军,吕崇茂向宋金刚求助,于是尉迟恭和寻相就领兵去夏县支援吕崇茂。

尉迟敬德的加入扭转了战局,唐军出现败势,当年的冬天,李世民领兵攻打刘武周势力,他派殷开山和秦琼截击回师的尉迟敬德,双方在美良川决战。

因为秦琼和殷开山早就在此等待尉迟恭,准备充足,而尉迟恭并不知道有埋伏,所以有些猝不及防,双方很快分出胜负,尉迟恭和寻相仅以身免。虽然尉迟恭败给了秦琼和殷开山,但是他英勇善战的名声也早已传出去,向来爱才的李世民对尉迟恭上了心,但当时的尉迟恭和寻相得以逃脱,又回到了刘武周的地盘,不过经此一战,不管是李世民还是尉迟恭,都对对方有了好奇之心,秦琼在其中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尉迟恭打铁出身,后参加隋军,勇悍善战,官封散朝大夫,隋末天下大乱,刘武周在晋阳偏北方的马邑乘势起兵,把尉迟恭收归帐下,李渊攻取长安称帝时,刘武周归附突厥确保后方无虞后,南向经略山西,欲与李唐争夺天下,617年九月,刘武周占领太原。尉迟恭随宋金刚继续南下,攻克晋州浍州。沿路望风归顺,吕崇茂起兵响应刘武周,击败唐朝右仆射裴寂,宋金刚尉迟恭一路所向无敌,屡破唐军,李渊不得已,再派秦王李世民出征。


李世民驻守柏壁,坚守不战耗敌军的士气粮草,与绛州守将呼应势压宋金刚军,又周困住夏县的吕崇茂,尉迟恭带军队前往救援,与吕军内外夹攻,打败唐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引起李世民的重视,连番施策,诱降吕崇茂,尉迟恭与寻相率军后撤,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人在美良川截击,大败尉迟敬德,杀了二千多人。又乘胜追击至吕州,追上寻相大败其军,一昼夜打了几十仗,穷追不舍,追了二百多里。尉迟恭寻相二人单身逃脱。


李世民又令各地坚守并寻机切断敌军粮道,自己正面与宋金刚相持,宋金刚粮尽撤退,唐军追至介休,宋金刚率领二万军士背对城墙排列战阵,南北长七里。李世民派李世绩出战不利,***装要退兵,宋金刚乘机反扑,李世民马上率领精骑从他背后袭击,宋金刚大败逃走。尉迟恭收拾残部顽抗坚守介休,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晓谕劝降,尉迟敬德于是和寻相以介休、永安二县降唐。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不听部下劝他防备的建议,让尉迟恭继续率领旧部。(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尉迟恭虽降,其心未服,唐军将领对降将也有猜忌提防之心,投降这一年,洛阳称郑帝的王世充猖獗,多次袭击唐军,李世民移师攻击他,兵到洛阳城外驻扎,不久寻相和刘武周手下的一些旧将相继叛变逃走,唐朝诸将认为尉迟恭也会反叛,就把他关押在军中,并劝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他以绝后患,李世民认为尉迟恭不一定有反心,坚持抚慰为主。亲自释放尉迟恭并把他带到卧室,赏赐给他大量珍珠宝物,说大丈夫相交贵在知心,我知你必无反意,万一我猜错了,这些东西就送给你作路费,不枉一场相识。

说完这席话的当天,李世民便带着尉迟恭一同探视敌营,王世充大将单雄信看到,率领骑兵直扑上来要生擒李世民,尉迟恭大喝一声迎头挡住,一枪把单雄信挑下马来,且战且走,保护李世民冲出重围后,再带兵反攻郑军,俘虏骑兵六千人。李世民高兴地说,这是天意要证明将军的忠诚啊!从此成为李世民的铁杆部下,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杨广人物传记150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杨广人物传记1500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