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鲁迅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鲁迅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鲁迅(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作家、思想家。 出生于浙江绍兴。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回国后任教师、主编。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教育部佥事和“特约编译”等职。著有《呐喊》、《阿Q正传》、《朝花夕拾》、《中国小说史略》等,这些都被后人编为《鲁迅全集》。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他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时常穿着一件中式长衫,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的“一”字,嘴里时常叼着一支烟。
首先鲁迅的家庭条件很不错,他的祖父周介孚先后考取过举人,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奉旨任江西金溪知县,后来还曾变卖田产捐了个内阁中书的职务。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也曾经考中过秀才,虽然因为“科场舞弊案”被革去功名,家道也开始败落。
其次鲁迅1902年赴日留学是公派留学生的身份,弃学后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还曾创办过杂志社。这些都可能是他谋生的手段。
鲁迅先生在日本生活了7年。
1902年2月鲁迅先生作为清***的官派留学生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2年后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也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在医校求学期间,因一部日本拍摄的日俄战争纪录片,影片里有日军***中国人,中国人围观的镜头,这让他产生了"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的想法,遂弃医从文。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外国***。1909年从日本回到中国。
鲁迅先生在日本期间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公费。1908年以后靠翻译和校对书稿补贴生活。
这个问题好像不属于教育问题呀,应该是一个历史类问题。不过刚好知道一些,就回答下。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文学的泰斗,当然有很多人专门研究鲁迅。还成立了专门的鲁学研究会,可以说鲁迅的作品不仅在生前养活了自己,启蒙了大众,引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在以后的若干年,还养活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的学者。
现在的鲁学研究基本上对于鲁迅的方方面面都有研究,从周家的经济状况到鲁迅作品的人物分析都有专门的著作。其中,有一本名为《鲁迅时代何以为生》就有一章节专门讲解了鲁迅在日本的生活状况。
也就是说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大部分开支是依靠官方的资助,当时***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会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出国留学,但是费用其实十分的有限,基本上仅仅能维持基本的开支,甚至有的时候是吃不饱的。
另外,一个主要的来源就是在翻译一些著作和在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当时,鲁迅还没开始进行***写作,鲁迅开始写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是若干年以后的事情了,当时他还没有太多的名气,稿费自然还是比较低的。
后来,鲁迅选择回国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家庭经济上的压力。鲁迅作为家中的长子,不仅要考虑到母亲的生活,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周作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生活比较拮据的。
有很多人认为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费有一部分是来自家庭的赞助,这个可能是无稽之谈。因为根据周作人的日记和鲁迅的自传显示,在他们留学日本期间,随着他们的祖父入狱周家已经没有之前的阔气了,仅仅是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鲁迅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鲁迅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4163.html